第二十五章 心灰意冷适之辞相位 再起波澜李亨休王妃(上)(3)
作者:
百当 更新:2023-04-03 19:55 字数:5561
甫的上奏,唐玄宗停顿一下,手捏棋子悬在半空。李林甫向杨贵妃使眼色,请他帮忙说话。杨贵妃已经知道他的用意,对唐玄宗说道:“朝中办事一定要按规矩来,不能随意偏坦任何人。此事不用皇上操心,就让林甫去办好了。”
拍的一声,唐玄宗落下棋子说道:“让门下省按程序再议一次,提出反驳的理由来,单独向朕上奏。”李林甫不敢抗旨,亲自到门下省,对陈希烈说道:“皇上要你们门下省按规矩再议一次,适之与卢绚交往很深,应该回避。就由你主持,作出结论后,单独上奏折。我在这里等着,马上要结果。”
陈希烈战战兢兢的去见李适之,对他说道:“卢绚的案子,皇上要门下省再议、再议一次,而且要你回避,林甫宰相等着要结果。你说怎么办?”
李适之不知唐玄宗的用意,对陈希烈说道:“门下省已经正式否决了,难道皇上还不满意,你就去一趟兴德郡,亲自考核一下,实事求是的写成奏折,再上报皇上。”“可是、可是林甫宰相现在就要结果,他在我房间里等着,你亲自去对他说说。”陈希烈急得有些语无伦次了。
“唉,”李适之叹息一声说道:“林甫为什么和卢绚过不去呢?使人费解。我和卢绚在一起共事,虽然比较投缘,但并没有深交,为他的事得罪林甫,划不来,你就看着办吧。”“有你这句话,我就好办了。”陈希烈立即将给事中等人招集到一起,草草了事,同意了吏部的草拟奏折。
唐玄宗接到三省议定的奏折之后,他也知道卢绚刚刚到任,许多事务还没来得及处理。考核官上奏他懈怠,身体不好,不称职。事出有因,希望门下省反驳回去,没想到是这个结果。他对李适之的能力开始怀疑,内心之中打算更换了。
但他还是将卢绚降职的诏书拖了一段时间未发,希望李适之上奏保他。然而李适之一直没有进宫。他对李适之已经彻底失望了,甚至于有些讨厌,更换副相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撤销卢绚兴德郡太守,任命他为兴德郡司马的诏书下了。李林甫终于松了一口气,一个五品地方官,再要起来就难了。何况他李林甫把持吏部,随时掌握他的动向,如果唐玄宗还眷顾他,就再一次降职,将卢绚的形象从唐玄宗的大脑中抹掉,彻底打消再次启用他的念头。
李适之自从上奏开采金矿之事被唐玄宗否定之后,再也没有上奏折了。经过卢绚事件之后,唐玄宗对他更加冷漠,两个月没有进宫汇报。更使他不能接受的是,李林甫传达唐玄宗旨意,要他遇事征求首席宰相的意见。同为宰相,历来都是各负其责,在皇帝面前各舒已见。现在倒好,他成了李林甫的属下,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但他不知道这是李林甫有意假传口谕,用以阻挡他与唐玄宗直接接触。他果然上当,与唐玄宗赌气,这正是李林甫想要的结果,
李适之很想与李林甫一争高下,但他太实在,太相信别人说的话。一句假话就使他与唐玄宗之间产生了隔阂,互不信任。如果说办事,他肯定比李林甫做得规矩。但论到争权夺利、权力争斗,他就不是李林甫的对手了。但他仍不死心,希望唐玄宗能改变态度。因此采用软抗的办法,用消极的态度对待朝廷事务。然而他不去衙门里更好,李林甫就直接处理了,让门下省的陈希烈画押,送到唐玄宗那里,也能算数。他成了多余的人了,知道唐玄宗心中已经没有他了。与其占据空位,成为冢中枯骨,不如辞去相位,清闲自在。
李林甫看出了李适之的心思,他巴不得他尽快离开相位。本想上书,免去李适之的丞相之职。但反过来一想,这样做会引起唐玄宗的猜疑。如果能让李适之主动辞职,那是最好的结果。他对陈希烈说道:“适之已经完了,但还占着相位,俗话说,夜长梦多,弄不好可能死灰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