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又以急智作文章(3)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4-10-29 15:47      字数:3002
�问已经征服了在座的人,因此对于他的希望,也就越发高了起来。

  苦笑着点点头。

  张世安的美意他怎能不知,在一干人迫切的眼神中,再度开口。

  此间文章,到底都是关乎国事。而如今最大的国事,莫过于经济和外交。

  后人只知大宋的经济繁荣,却压根不知积弱积贫才是其本相。繁荣的经济并没有给国库和百姓带来多少利好,因为很大一部分钱财,都被用在堵外交弱势的窟窿。

  国朝一年税收两万万两白银,可养禁军就得撒出去两千万两。更兼各地赈济,官员俸禄,厢兵豢养乃至岁币封赏,一年到头根本剩不下多少。

  到如今北地的百姓都还在拜谢寇准,若非这位当时下了狠话,以真宗的尿性,当初给辽国番子的岁币就要达到合计一百万匹两的绢布和银两。

  纵使当初商定的三十万匹两,如今也随着态势涨到了五十万。

  这些钱哪里来?还不是地方官员找百姓征收的。层层盘剥,到了国库压根剩不了多少。

  以至于连仁宗这位大宋最伟大的皇帝,也不得不节衣缩食下大力气改革。

  沈耘阐述的正是对外关系的问题。尤其是对秦州最具有威胁的西夏,成为沈耘浓墨重彩叙述的对象。

  自治平四年李谅祚暴死,幼子李秉常继位后,西夏梁太后把持政务,与外戚一道,对大宋发起连年征战。若非种谔等人强势反击,如今早就打到了秦州府来。

  只是连年作战,大宋也败多胜少,当真让人嗟叹。

  “贼有三弊,击之必亡。一曰国主年幼,后宫干政。梁氏妇人贼心,眷恋权势,为李氏所不容。此疾如病入腠里,终致膏肓。”

  对于沈耘足不出户,便能尽知西夏国事,虽然有人惊异,但更多的却是赞扬。

  “二曰贪婪无度,日日征战,不恤民生,但得钱财,皆入私囊。夏有百姓食草芥,梁氏子孙弃鱼羊。国怒民怨,终致颠覆。”

  “三曰首鼠两端。斯人建国,逢迎与辽宋,然前后皆有旧怨。况于吐蕃交恶,常年征战,斯人再无盟国,一旦事发,不过羔羊待宰。”

  ……洋洋洒洒千言,连张世安都目光灼灼。如果尽数抄录下来,上报朝堂,想来接下来对于西夏的作战,都会有很大的用处。

  沈耘堪堪讲完,便迎来一阵喝彩声。

  这些个士大夫虽然都是空谈误国之辈,但说到底也算是群千年间前的愤青,如果沈耘的办法能够将西夏国这块鳞疥之癣根除,那绝对是有宋以来最为痛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