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败落的安化县衙(2)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4-10-29 15:49      字数:3023
�,次日卯时刚过,沈耘便再度跟随商队出发。如此反复过了足足大半月,总算在规定的时限之前,沈耘到达了庆州,同时也是自己的治所,安化县城。

  安化县城处在泾河两条支流的交汇处,周围多山丘,唯独西北方向地势较为平坦,因此当年西夏攻击庆州的时候,最远一次便打到了安化城下。出于军事防御目的的安化县城,城墙比成纪县还要高大,站在城门前,看着往来稀疏的人口,沈耘心里顿时有了几分负担。

  战争带来了不稳定,不稳定造成人口流失,人口流失就意味着经济不繁荣。庆州几乎除了兵事,不论是教化还是水利,又或者农业,都处于极其落后而且不稳定的状态。想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地方,难度是相当之大的。

  沈耘并没有被吓倒。只是将先前的傲气彻底打消,对安化县的态度更加谨慎起来。

  很多时候贫穷意味着有各种各样的可能,然而这都是建立在形势稳定的前提之下。安化县显然不在其列。处事的手段,自然要更加温和一些,这样才能在保证地方安定的同时做出成效。

  一脚踏进安化县城,沈耘并没有直接到庆州府衙报备。一路风尘,这个模样要过去,总归会被人视为不敬。虽然到现在对于李圭复的印象还限于好大喜功,可是谁能知道这位是不是还有些小心眼呢?投宿在一家客栈,一番沐浴之后,穿上了公服,沈耘这才带着朝廷公文和自己的身份文牒前往庆州府衙。

  有了朝堂的公文,进入府衙自然是极为顺利的。

  然而李圭复的态度,却与李师中一般,对沈耘并不是很待见。

  李圭复不算是新党,只能算是支持新政的政治投机客。他所依赖的,是王安石如日中天的权势,已经新党在官家心中的位置。之所以不待见沈耘,便是因为这个后辈先前的一份札子,让新党在朝中饱受攻讦,便是他这依附新党的,也受了不少牵连。

  在这样的前提下,能亲自接见沈耘,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接收了沈耘上交的公文,又把沈耘的身份文牒这些东西全数拿过去看了一遍,李圭复便点点头:“吴通判,你且带沈知县到县衙与蒋知县交接,一应请给也由你办理。好了,就这样吧。本府还有些公务要处理,便不留沈知县了。”

  不咸不淡的态度与李师中如出一辙,沈耘不得不感慨自己得罪人的水平,这第一次见面,就有这么多人不待见自己。躬身行礼送李圭复远去,这才对通判拱手致意:“吴通判,便有劳你了。”

  安化县衙距离庆州府衙并不远,二人不过乘车转过三条街,便看到了县衙的面貌。或许是很久未曾修缮过,县衙已经有些破落不堪了,正门的房檐的一角,瓦片破损严重,随时有可能掉下来砸到人,门前的围栏也掉了漆,露出陈旧的木色。

  沈耘一看就知道,这前任蒋知县就是个谨慎小心的,生怕别人说他喜好奢华,便是连县衙破成这样都不敢修一修。

  吴通判带着沈耘到来的时候,几个差役正在门前闲聊着,看到两人的身影,这才匆匆站起来行礼。待沈耘跟着吴通判走进县衙,再度坐到地上,完全没有一点公差该有的肃穆。

  前堂里没有半个身影,进了后衙,吴通判只能高呼:“蒋知县可在,速速出来,新任知县到了,本官带他前来与你交接。”

  吴通判话音刚落,沈耘便看到不远处一间屋子里窜出一个身影,到了吴通判近前,躬身一拜:“下官拜见通判。”随即起身朝着沈耘一拱手:“哎呀,沈知县,蒋某等候多时了。快请到后衙坐,我这便着六曹将一应文书全都带来让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