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中国无战事,中国有军人牺牲。(2)
作者:玗石页      更新:2024-11-02 23:55      字数:2029
��头橡胶边与防步兵地雷的外壳塑模相像,为了培养自己使用探雷针的手感,程俊辉一有时间就拿着探雷针戳自己的胶鞋胶皮部分,两双胶鞋先后被戳出了大窟窿。

  他,就是这么训练的。

  雷场上,听音辨雷的能力非常关键。

  程俊辉找来铁钉、石块、弹片等物品,委托别人埋在土中,自己拿着新型扫雷器反复试验探测,还叫战友使用斜放、混合、覆盖等方法增加考验难度。

  最终,他熟记了各种物体和地雷在不同条件下的音谱特征,练就了雷场“听风者”的本领。

  严格的训练,激发了潜能,也带来专业的素养。

  一次,教员模拟实战环境,给学员设计了一个反坦克雷下设拉发雷的诡计雷,程俊辉成为唯一没有被“炸死”的学员,赢得了赞许。

  五月份,在扫雷队的准备训练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因原单位综合演习需要,上级临时调他回去充当骨干力量。

  就这样,一纸调令,他便召回了老部队。

  很多人认为,程俊辉会借着这个机会就此远离雷场,当“逃兵”。

  因为雷场太危险了。

  就在他们参加排雷训练的那几个月里,有一名班长牺牲在了雷场,粉身碎骨。

  昨天还活生生的人,还同你说笑,还帮你打水,还跟你聊天谈心的人就这么没了,谁的心里会好受?

  谁不会害怕?

  我们的战士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不是不怕死,是敢去死。

  老部队的演习一结束,指导员就把程俊辉留下了,苦口婆心的劝导:“小程,你是咱们旅的业务骨干,首长们都熟悉你,都觉得你不错。”

  “留下来吧,你是党员,日后不论是考军校、提干保送入学,机会都大的很,那个扫雷队只是个临时组建的一个单位,说不准哪天就解散了。到时候你回来,到时候就什么都耽搁了。”

  指导员觉得程俊辉是个好苗子,适合留在部队里,成为一名军官,带出更多好兵。

  程俊辉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指导员的话说完,程俊辉沉默了有一会儿。

  他最后才回答:“指导员,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我好,但你也说了,我是一名党员,所以我不能为了个人前途就临阵退缩,扫雷队那边更需要我。”

  第二天,程俊辉就回到了扫雷队。

  云省富县蓬镇芭蕉塘,一个富有诗意的地名。

  这里地形虽然复杂,但长满了鲜美的牧草。

  本来这里应该成为一个天然牧场的,但却无人敢在此放牧。

  原因只有一个,这里遍地都是地雷。

  进入者,轻者断腿,重者丧命。

  因为地形地貌复杂,地雷密度特别大,所以这里是扫雷难度最大的区域。

  这里也是程俊辉所在的扫雷队的工作区域。

  云省的六月并不炎热,但雨水较多。

  大雨、暴雨,经常是说下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