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2 受战争后遗症伤害的战争英雄(2)
作者:玗石页      更新:2024-11-02 23:58      字数:2256

  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各中小学设置上心理辅导教师的岗位,那也不过就是滥竽充数,应付上级指示的。

  它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七八十年代,吃饱就是福啊,在那种背景条件时代约束之下,要心理医生何用?

  精神有问题?

  给你一根鸡腿,再给你一个白面馒头,保准什么问题都没了。

  这就是当年的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且说,抗日战争多惨烈啊,小日本子多没有人性啊。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打得也很艰难,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多少先烈血啊。

  古往今来,历次战争,打得都不容易。死人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惨烈。

  不过,当时,还不死活的活,死的死,疯掉的疯掉了。

  打越战的那些兵,心理工作并非没有做。

  只不过当时的那种条件,做与不做,恐怕都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医生的嘱托无非是适当减少一些军事训练、吃点好的喝点好的、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多和战友朋友交流、开展一些军民联谊活动。

  这些嘱托一点毛病都没有,实践起来,或许对一部分人能够产生帮助,但总有一些人......

  王亮太理解黄红林了,当年,这个问题,真的是被忽略掉了。

  当时的人,真的是没有这种意识啊,但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心理问题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些年,王亮跟不少越战老兵交流过,很多老兵讲当时上了战场很害怕,血腥的场面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但部队拉回来之后,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有好玩的,他们很快就有意识地把在战场上那些不好的经历都忘掉了。

  后来,他们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兵尤其是和越军打过接触作战的那部分,没有被带回驻地,而是拉到了一个疗养所,待了将近一个多月的光景。

  在疗养所,每天都有安排,当然,并非军事训练。

  踢踢球,打打牌,游游泳,听听隐约看看电影电视剧。

  84年版的《楚留香新传》、85版的《济公》、83版的《射雕英雄传》

  每周,干部们还会组织战士们编排一些节目,日子过得还算充实快乐。

  虽然也会想牺牲的战友,但心里没有那么难受了,不那么堵了。

  一部分人的战争后遗症在早期就被遏制住了,但总有像黄红林这样的‘漏网之鱼’。

  在王亮面前,黄红林敞开了心扉,继续讲起了那些尘封多年的往事:“第二年,我就申请了退伍。当时如果留在部队继续干,一定是可以提干的,但我实在是不想待在部队里了。我想着,回家,回到家自己总该不会再焦虑再暴躁再做噩梦了吧,总该能够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吧。”

  1986年,黄红林脱掉军装退伍。

  因为是战斗英雄,还有一个战时二等功,他得到了国家的安置,到老家的烟草局工作。

  在家人的介绍下,他娶了老婆,而且还有了孩子。

  稳定而又体面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