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6 难忘,1992年(2)
作者:玗石页      更新:2024-11-03 00:06      字数:2070

  雪崩、塌方、冰陷、泥石流是家常便饭,往往是雪崩连着滑坡,塌方连着泥石流,并且就在几公里的路段上发生。

  汽车兵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既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瞎冲乱撞。

  要学会抢道,该停则停,该冲则冲。

  葬身雪底也是死,能冲出去就捡条命。

  有时冲出雪崩区,再回头看看那轰隆隆而下的雪崩,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多少次和死神擦肩而过,跑这条线的汽车兵不会记不清了。

  每一次任务,能够活着回来,就可以立功受奖。

  王亮记得张良善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亲眼所见在这条路上死去的人就不下一个排,仅在麻札达阪第一个拐弯处牺牲的就有好几个。但我每次上路就兴奋,我喜欢跑车。”

  王亮也曾经对这位汽车兵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良善对这条路熟悉得就像自己手掌上的纹路,每一个弯,每一道坎都已刻在他的心里。”

  王亮继续道:“我记得良善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是他参军入伍的第二年,在前往什布其的马洋达坂......”

  他遇到了某师参加施工的二十九台车。

  该师的车队几乎没有在高原上跑过车,因为路途太险,驾驶员的经验不够丰富,走到号称死亡之谷的马洋达坂就不敢再往前开了。

  因为差那么一两厘米,车子就会滚落到山底。

  张良善见后,袖子一挽,说:“我来帮你们!”

  接着,凭借着娴熟的驾驶技术,他把二十九台车全都开过去了。

  车队的司机感激地轮流拥抱他。

  有老兵问:“老班长,你是哪一年兵?”

  张良善笑了:“不要叫我班长,我还是个新兵蛋子呢。”

  王亮问道:“老兵为什么管良善叫老班长?”

  因为张良善已经在高原上当了一年的兵了,那里是高原,人老的快。

  显老。

  1987年10月,张良善已经有三年的军龄了。

  在一次执行运输任务的途中,群众的车配件坏了,张良善就把自己车上的备用配件借给那位司机应急。

  但返回途中,张良善的车配件也坏了。

  他只能派副驾驶下山取配件,自己留下来看车。

  但谁知随后山上就发生了塌方,上山的道路被完全阻断。

  张良善毫不知情,在雪山上,他等了一天又一天。

  留下的干粮在两天后就被吃完了。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张良善四处寻觅,终于在几公里外的地方发现一片湖。

  于是,他白天一边用铁锹打鱼,一边搜集枯木和牛粪。

  到了晚上用枯木和牛粪点火做饭取暖。

  王亮介绍道:“高原上的鱼啊,我吃过一次,毫不夸张的说光是那皮就有老年机那么厚,放进嘴里根本就咽不下去。”

  为了生存,张良善忍着吃下去,结果是没过多久看见鱼他就恶心,想吐。

  一连十天过去了,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