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功臣宿将们的最后结局(2)
作者:
月神镰刀 更新:2024-10-23 09:22 字数:2355
元宜身为契丹人,虽然忠于大金国,但内心仍然是爱护契丹族,他上书恳求皇帝给予契丹百姓牲畜,并让他们滋息、繁殖。他又跟皇帝要了大量的衣服,以免冻伤百姓。
金世宗完颜雍全部应允。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朕的子民,不分种族,朕爱之如一。
行将崩溃的大金国,在金世宗的努力下,逐渐恢复国力。
为大金国立下不世战功的老元帅耶律元宜又当了几年官,为民做主,受到全国人民的崇拜和尊敬。后来他功成身退,告老还乡,在家中安然去世,这是耶律元宜的最后结局。
生荣死哀,他得到了一个大臣所能得到的一切。
他死后,大金国全体子民集体服丧。
人们自发为他戴孝,家家设了灵堂,百姓们嚎啕大哭。
到了送葬那天,下着大雨,大金国百姓们冒雨为他送行,排成了数十里的长队。
这就是人心的力量。
耶律元宜的长子和次子都受到了重用,其它为大金国立功的将士们全都受到了重赏。
大定(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年间,政治清明,官员廉洁,百姓安居乐业。这全是金世宗的功劳。
金世宗当政后,为了尊严,大金国不再给大梁国贡奉岁币和兽皮,但同时也为了不打仗,不死人,金世宗承认了大梁国的世界共主地位。
大梁国自宋安平担任丞相和大元帅之后,与民秋毫无犯,亦不主动挑起战事。
宋安平执政清廉,他把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名册呈上去,毫厘不差。对冒功者,坚决严惩。宋人的那套恶习,在大梁国几乎绝迹。
大梁将士得了厚赏,百姓再度过上了安乐平静的生活。人们私下里经常说:“丞相大人这名字取的好,安平,安乐太平。但愿咱们大梁国,能够永远安乐太平。”
由完颜亮发起的这场规模巨大的战争,还未来的及进入真正的高潮阶段,就已经随着暴君的去世而突然结束了。
这虽然导致这场战争不精彩,然后对梁宋金三国人民来说,却是天大的好事。
毕竟除了极个别想借战争升官发财的将领,普通老百姓几乎没人愿意打仗。这种生不如死的压力,这种在每场战争中都要失去亲人的痛苦,是那些躲在安全区域中的权贵们永远也不能了解的。
梁金君臣之间的事说完了,接下来很有必要说下大宋的事。
首先要说的,就是大功臣刘锜。
刘锜为人沉稳,从青年时代开始,就为大宋立功,血洒战场。
这一辈子都不知道打过多少次恶仗,苦仗了。
据《宋史》所载,这位老将军以顽强的意志抵挡了完颜亮的铁蹄,为大宋立下不世战功,战后,朝廷召刘锜回朝,命他提举万寿观,于是刘锜借住在建康都亭驿,服药养病。
随后,金朝议和使者将要来到大宋,留守汤思退清理驿馆接待金使,派人劝刘锜移居别试院。
刘锜心想:“朝廷既要用驿馆接待金使,我理应让出驿馆,想那别试院定然也是幽静之地,我为国家征战一生,想来朝廷定然不会负我。”
带着这样的想法,一路咳血的老将刘锜在从人的搀扶下去了别试院。
他很快便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