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穿越准备2(4)
作者:
花裤衩狙击手 更新:2023-01-13 05:49 字数:6223
msp; “没错,那子弹贵得有点离谱,不过总还是要让自己人打上几枪有点手感,不至于发枪到手就抓瞎。”
“发枪到手??”李杰琦对于杜彦德这句无意识的话非常敏感。“难道我们还有别的枪?”
“这个我来解释吧。”张元接过话头。“是这样的,工业组很早就提出了武器的问题,基于我们要穿越的世界技术水平停留在十五到十六世纪的标准,我们一直觉得武器这种东西不用达到现代标准,直接使用无缝钢管就能自己造,但是不能太早,而且也不能在这里造。无缝钢管和木材加工设备我们都有采购计划,预计采购量是要加工出九百支步枪的标准来。”
“那是自动步枪还是半自动步枪?”体育组里有人冒出了兴趣,这可是造私枪,大家都是爱枪的人,离开祖国投奔新世界的人里面还真有不少是为了能够不受限制地造枪的。
“都不是,连栓动步枪都不是,是南北战争时期的杠杆式步枪。”
“那么老的武器怎么用?”下面的人立刻泄了气。
“那倒也不至于,杠杆步枪使用的是10毫米的铅弹,因为弹壳拉制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所以只能使用纸壳子弹。”
在场人员的脑海里都顿时冒出了《爱国者》中梅尔吉布森往枪管里倒火药的情景。
“那么总还是有膛线的吧?”有人退而求其次。
张元信心满满地拍了拍胸脯。“拉膛线这种事情很简单,设备不难。”
“弹头呢?使用钢头弹吗?那会对膛线产生很大的磨损的啊。”
“不会的,我们使用铅制的米尼弹头。能够保证子弹在四百米内的精准度。在十五六世纪的技术面前,膛线和米尼弹头足以消灭挡在我们面前的一切敌人。”
“可是他们火炮的射程还是远远超过了步枪啊。”有人发出了哀叹。
“这个倒是不成问题。”肖竞提出了他的看法。“我们所得知的技术参数都是来源于明朝的文献资料,那时候的明朝人对于自己的技术非常自信,并且文人喜欢含糊其辞,什么一炮糜烂数里的,事实上技术人员对明朝射程最远的红夷大炮分析得知这种火炮的有效射程不会超过一千五百米,资料中记载的射程还有超过八公里的,八公里都超过视距了。而且因为炮身铸造一直也是相当有难度的事情,所以往一个满是气孔的炮里面塞足量的火药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我觉得红夷大炮的射程不会超过一千二百米。另外弗朗机炮就更不要说了,子炮和母炮之间的间隙往往相去甚远,发射药燃烧的气体泄漏比较严重,有效射程不会超过三百米。至于虎蹲炮这一类小型火炮,有效射程能够超过两百米就很不错了。至于那些抛射式的例如弓弩投石机,射程恐怕都不会超过一百五十米。所以我们要对付的主要是在三百米到五百米范围内的敌人。一般来说杠杆式步枪的400米有效射程已经可以准确额地歼灭火炮的发射手了。”
“是的,等到了那边我们还会等冶金方面步入正轨后开始铸炮,虽然我们没有铸炮的经验,但是好歹比他们超前了好几百年,我们成功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张元笑着总结道。
“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卜众孚提出一个观点。“我们可以到国外去买枪。”
“国外买枪?怎么带回来?一过边检站就会被抓。”杜彦德有点不以为然。他在边境服役的时候抓了不少的贩毒贩枪人员,都是在国外的眼线提供的资料,然后这边按图索骥抓人就好了。
“我们根本不用带回来啊!”卜众孚笑着说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