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小官巨贪防范未然(2)
作者:tx程志      更新:2024-11-08 14:26      字数:3283
��底洞。所以陈应根本不可能给管事和工匠们发放太多的红利,最多也就三分左右,相对其中上百倍的利益,拿出这点钱,肯定会让无数人嫉妒或眼红。

  明着或许不敢,可是人们对于利益所驱,铤而走险的人太多了。在这个时候,内部建立一个必要的监察机构,就是必不可少。

  任何制约唯有在监督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效的运行。否则再好的制度就会变质。大秦帝国的瓦解,正是因为维系着大秦帝国耕战体系的崩塌,大汉帝国的覆亡,是因为地方官员权力太大失去了制约,于是乎诸侯相互攻伐,征战不休。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弱的根本,说到底也是因为府兵的职田,被世族门阀所侵占,让府兵连维系最根本生活的口粮田都没有了,所以这支威风赫赫,所向披靡的铁血强军,就如同流星一样划过天际,绚烂而美丽……

  腐败是一个国家覆亡的根本原因,而造成这种原因的,恰恰正是监察制度的确实,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让百官接入平民百姓的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唯有这样才可以杜绝贪污腐败,才可以长治而久安。

  只是在这个时代,要想推行这样一套政治制度的改革,陈应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到,除非他可以像霍光一样,把持朝政,不过霍光的下场似乎不怎么样,汉宣帝不光杀光了霍光的全家,就连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与霍云也一并除去。

  陈应决定在他可以掌握绝对权利的京兆陈氏的体系中,执行这样一套监察制度。

  周成栋被陈应叫到了节堂内,陈应甚至连阿史那思摩也没有留下,只有周成栋与陈应二人密谈。

  整整一夜,陈应的节堂内烛火彻夜未熄。时而不时的发出争吵声,可是阿史那思摩坚决执行了陈应的命令,节堂五十步之内,任何人严禁靠近,违者格杀勿论。

  没有人知道陈应与周成栋商谈了什么。后来根据《唐书》列传十七,记载武德三年冬春,工部侍郎、陕东台行台尚书右仆射、太子宾客、冠军大将军、彭城郡公应表曰:王者道同天壤,施齐造化,济时拯物,为民父母。故年谷不登,为民祈祀。乾坤所惠,天子顺之;山川秘利,天子通之。苟益生民,损躬无吝,如或所聚,唯为赈恤……古之王者,世有其民,或水火以济其用,或巢宇以诲其居,或教农以去其饥,或训衣以除其敝。故周《诗》称“教之诲之,饮之食之”,皆所以抚覆导养,为之求利者也。

  诏曰:“民利在斯,深如所陈。付八议可否以闻。”

  然而《唐书》却对陈应这场密议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二人商谈的内容,成了后世众史难以窥知的秘密。

  不过,自从以后,原猛虎义从三大仪同之一的周成栋却直接从猛虎义从中退出,因为同退出猛虎仪从还有三百余人,所以周成栋的退出,而没有引起众人的关注。

  陈应对于猛虎义从也进行了改革,废除三仪同,所剩两千六百余人,整编为六个团。原本籍籍无名陈通,成了猛虎义从总管。而同样籍籍无名的周青与郭洛成了猛虎义从的左右副总管。

  而陈通自使至终都没有露过真面目,他面见所有人的时候,脸上都戴着一个金色的虎纹面具,陈通的身份,也成了众猛虎义从未解之谜。

  直到若干年后,单雄信的儿子带着他的孙子祭拜陈通的时候,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所谓的陈通,居然是单通单雄信的化名。

  陈应狂扫了王玄琼的金库,现在非常有钱,所以很是任性。当然,陈应懂行,不会乱搞。除了陌刀军之外,由于陌刀军将士的装备实在是太笨重了,让陌刀军充当普通弓弩手,简直就是浪费资源,所以,除陌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