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两国交兵祸不及妻儿(一更)(2)
作者:tx程志      更新:2024-11-08 14:30      字数:3032
�应所说“自己人”三个字,孙敬初感动异常。孙敬初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道:“主上放心,卑下这就加派出人手,争取早日将渠道疏通!”

  就在孙敬初准备去派出加紧捞船的时候,陈应叫住了孙敬初:“可是你这个捞船的法子太慢,要等你疏通这些沉船,天知道要猴年马月?”

  孙敬初问道:“主上有什么妙计?”

  陈应依稀记得在上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捞铁牛》,宋朝一个叫怀丙的和尚,他让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当然,怀丙的办法虽然不错,不过效率太低。陈应要打捞的可不仅仅是八头铁牛,而是数百上千艘沉船。

  不过,陈应却不用装沙铲沙这么麻烦,首先他可以采取动滑轮组的方式,用人力动滑轮组省力的方式,将沉船从水中捞出水面,至于沉船里的沉石,则捞出来放在河堤上,垒成供行人歇息的小亭。

  陈应拿着炭笔,将动滑轮组的原理告诉孙敬初,孙敬初按照陈应的图纸,用两千料车轮大船充当打捞船的母船,在这两艘轮船上各树起四座吊臂,利用滑轮组的原理将沉船捞出水面,然后派出会修船的水手急紧抢修。

  此时的船工,就像后世的老司机一样,对于驾驶的车辆有些故障,根本就不用进汽修厂,自己就可以排除。像更换船板,修补漏洞这样的事情,他们都可以用做。

  经过试验,陈应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从水底捞出一艘沉船。经过叮叮当当的修缮,这艘沉船就被堵上了漏洞,拿备用船舵装上,这艘船就可以拖着航行。当然要然承担正常运输任务,还需要经过回船厂大修。

  随着这种高效率的打捞方式投入,让孙敬初喜出望外。短短一天功夫,他不仅清空了相当于一千余步的航道,还捞出来了六艘船之多。经过磨合,这些打捞沉船的船工们,动作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

  毕竟这个时候大部分漕运船只都是数百料船为主,通常都是可以装载一百余石,总重不过十几吨的小船。到最后,两千料的车轮船,可以独力承担一艘沉船的打捞任务,除非遇到上千石沉船,才会两艘两千料的车轮船进行合作打捞。

  特别是陈应下令,谁打捞出来的船就是谁的,到最后,不仅仅孙敬初的人去打捞沉船,就连张仲坚麾下的水手也去打捞沉船,毕竟这些沉船,大部分都是修修还能用的,捞出来的都是钱。

  不仅仅是陈应麾下的人前来捞船,也有一些永济渠两岸胆子大的人,也加入了捞船的队伍,对于这些捞船的人,陈应非但没有让人驱赶,反而会送上一锅姜汤,让他们暖暖身子。

  正如司马迁公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从原始社会以前至今,没有超越“利”这个字。世界上任何一件大事,没有不因为利而产生的。动物的争斗,部落的战争,国家的争端,企业的竞争,邻里的争吵,夫妻的争气,儿子的争光,当官的争权,百姓的争利,戏子的争名,动物的争食,万物的争光......。一切的一切,始作蛹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