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更)(2)
作者:tx程志      更新:2024-11-08 14:30      字数:2643
�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家族”——这个四大家族可是官方的评价噢~~其中的北魏开国元勋司徒崔浩,更是将清河崔氏推向了第一个颠峰。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二十三人做过宰相。唐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文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杜甫的母亲,就是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

  此文士不是别人,正是崔氏之崔通。

  崔通放下密信,因为他刚刚知道陈应此时居然在洺州没有打下来的时候,居然募集民夫,修缮沙河河堤,这件事情本来也没有什么,陈应只是担心等到汛期到来,沙河湾周围的十数万亩良田被洪水淹了,肯定会造成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可以说,这并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

  可是崔通却不这样认为,他坚定的认为,陈应一定是有了过人的底气,可以保证在秋收之前解决窦建德,收复河北。

  窦建德会败亡。

  这件事情,崔通毫不怀疑。

  窦建德当初在荥阳的时候,纵兵抢劫了荥阳郑氏,这笔帐还没有跟窦建德算呢,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双方的底气与实力,窦建德身后没有大家族和门阀支持,所以他军队就像当初的楚霸王,虽然可以数败刘邦,但是却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

  一旦窦建德露出败迹,就是窦建德兵败身亡的时候。

  不过,让崔通想不到的是窦建德明明没有露出败迹。

  看着崔通长吁短叹,其子崔义方躬身道:“父亲大人,何事烦忧?”

  崔通长长一叹,将手中的密信递给了崔义方道:“为父想不通啊!”

  崔义方看了好一会儿,胸有成竹的道:“父亲大人,孩儿如何所料不差的话,这个陈大将军肯定有克敌制胜之法?”

  崔通问道:“你能猜测到他有什么办法克敌制胜吗?”

  崔义方心中一想,肯定是父亲考校他,所以就有了卖弄的心思。崔义方咳嗽一声道:“父亲大人,这其一,陈大将军,出身武川侯莫陈氏,其族乃西魏八柱国之一司空侯莫陈崇,侯莫陈氏累世将门,擅长出将,每代子弟,皆不世名将,陈大将军出身名门,家学渊源,绝对窦建德可比!”

  崔义方从陈应的出身,一直扯到了陈应的数次战绩,然后断然告诉崔通,陈应必胜。

  崔通其实也有这样的感觉。

  崔通点点头道:“看来,我们清河崔氏需要表态了,义方吾儿,你代为父走一遭洺州吧,带上为父的亲笔信,也带着我们清河崔氏的善意!”

  崔义方大喜道:“孩子绝对不辜负父亲大人期望!”

  陈应要争夺河北人心,光收买河北百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个时代的消息传播速度太慢,太过狭窄,最需要这个时候的名士代名传播。河北世族是一个绕不开的坎。尽管陈应不喜欢与世族子弟交往,然而这个时候,也必须与他们虚伪与蛇。

  身在洺州沙河湾的陈应根本就没有想过,他原本无心之举,居然被崔通错误的解读了。

  可是崔氏本身就是河北世族门阀之首,也是河北世族门阀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