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陈应的立威方式(二更)(3)
作者:tx程志      更新:2024-11-08 14:35      字数:3228
br />
  从内地到边塞,何止千里之遥,千里运粮,所需的人力是难以想象和,而半路上的消耗也是难以想象的,国库拨出五十万石粮食,最终运到边关的能有十万石就谢天谢地了,其余那四十万石哪里去了?都在路上吃掉了!再加上各级官吏从中贪墨,消耗也就更加惊人了,

  因此两万大军出塞远征,往往需要几十万民夫在后面运粮运水运兵器,否则这仗就没法打了,而惊人的消耗也注定每次远征都无法持久,汉军每次出塞远征匈奴,往往只能持续一个月,一个月后给养便消耗殆尽,匈奴乘机大举反击,形势马上就逆转了。正因为补给代价太过惊人,汉军在与匈奴交战中一直显得相当被动,匈奴人往往是汉军一来他们就逃往大漠深处,避开汉军兵锋,等汉军给养耗得差不多了再大举反击,在匈汉战争中,这种血的教训比比皆是。也就霍去病这个敢于不带给养深入大漠,遇见一部便收买或者歼灭一部,尽获其给养的疯子克住了匈奴的战术,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惜霍去病只有一个,他是无法复制的,在他英年早逝之后,汉军的战略便趋于保守,回到了拼国力的路子。

  陈应点点头道:“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在春季发动西征,必须再积蓄一年的力量!”

  郭孝恪道:“可是秋季发动进攻,这有很大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草籽渐渐成熟了,战马在草原上不愁找不到吃的,突厥人的骑兵只要带上两匹从马,二三十斤肉干和几袋马奶酒,再加上一些缴获,便足以在草原上支撑一个月之久。他们行动迅速,一昼夜可疾驰两三百里,就算粮食耗尽,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撤回来……”

  陈应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郭孝恪好奇的问道。

  “此消彼涨!”陈应解释道:“西域的开发已经渐入佳境,搬迁到我们既有从吐蕃解救而出的百姓,时间完全站在我们这一边,明年开春后我们可以开垦出更多农地,种植更多稻谷、小麦、大豆和棉花,我们的实力每天都在增强,而突厥人每过一天便衰弱一天,到了秋天,他们就会吃不住劲了,到时候再收拾他们,轻松加愉快!”

  苏定方恍然大悟道:“我现在终于明白陈大都护会给西域各族赏赐高锰钢横刀了,陈大都护这是想立威!”

  事实上,正如苏定方猜测的那样,陈应赐神兵利器给各部落首领,目的还真是为了立威。

  如今这削铁如泥的高锰钢横刀,其实是唐军的制式装备。面对一个用神兵利器的军队,他们连反的勇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