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2)
作者:滴水世界      更新:2022-12-19 22:46      字数:2125
��己的出现,尤其是他发现了自己的吴山基地以后,就萌发了将江山推倒重建,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朱常洛与朱常洵角色互换的想法,而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必需条件,一个是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外部势力将江山推倒,二是必须有一个人能够有能力将江山重建,交到福王朱常洵的手里。

  而这个人必须是年轻人,易于加恩控制,还必须忠心。

  而自己恰恰是最为合适的一个人。

  尼玛,这不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吗?

  搞清了这个原因,也就搞清了为什么万历帝会让他去辽东,那是想看看他有没有能力打败号称天下无敌的女真,如果王兴做不到,那万历帝自然不会把重建的重任交到他的手里。

  至于让王兴快速议和,尽快结束与建奴的战争,那就更好理解了。要是万历帝不议和,而是增兵支援王兴,弄不好还真就能让王兴一举消灭了建奴,那他的推倒大计,还能实现吗?

  可是万历帝,你难道不知道,在我的心中,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吗?难道就不怕我成功以后,会废帝自立?

  又想了想,万历帝显然是不怕的。

  第一,有无影时刻监视着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妻儿不用说他也会完全掌握在手中,这是他的一张底牌。

  第二,他还有一张最大的底牌,那就是儒家文化。

  万历帝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皇帝当得憋屈的原因,与其说是前有太后和张居正,后有文官集团,不如说是祖制和儒家文化的钳制。

  祖制和儒家文化能成功地钳制住皇帝的手脚,难道不能钳制住王兴篡位自立的手脚?

  答案是能。

  儒家文化让这个时代的人忠君思想很严重,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他们是既得利益集团,肯定不会跟着造反。

  老百姓是革命最彻底的,虽然他们也有忠君观念,但毕竟他们受当官的压迫过多,忠君观念相比之下较淡薄,相反怨念很深。

  可是,老百姓不掌权啊,国家机器都掌握在士大夫手中啊。

  所以,王兴要想在积蓄了一定的力量之后,不去扶保朱氏,肯定会遭到士大夫阶层的强力反对。

  除非,他不依靠士大夫阶层,而是依靠老百姓。但是,显然这是不可行的,因为就算是他掌了权,也必须依靠士大夫来做官,总不能让大字不识的老百姓当官吧?

  当然,如果他在重建的过程中,自己亲手打造一支跟他在思想观念上一致的士大夫队伍,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比打造一支军队可要难多了。

  所以,万历皇帝最大的底牌也就在此,并不怕因为他的去世,而失去对王兴的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