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3)
作者:
木允锋 更新:2022-12-27 20:49 字数:4235
br />
现代江浙都是这个。
不过这终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得开拓殖民地然后到殖民地种油菜,就地榨油再运回来,欧洲人后来的棕榈油全靠东南亚殖民地供应,目前江浙的油料作物面积居高不下是因为城市化。像南京这样人口已经超过两百万的超大型城市,每天需要的油也是很多的,这些都需要周围的农田提供,甚至就连湖广的菜籽油都能卖到这里。
其实不只是油料。
整个江南都在因为城市化和海外贸易,而面临经济作物挤占粮食作物面积的问题。
棉,桑,茶哪一样都不少。
但桑,茶是不能动的,大明海外贸易的核心,好在前者可以用桑基鱼塘来部分解决,后者则是以山岭薄地为主,而棉花就只能以进口解决。现在杨庆每年通过两个东印度公司大量进口印度棉花,反正英国人与荷兰人也乐意,否则他们在和大明的贸易上极其弱势,这样至少可以解决一部分逆差。油料就不好办了,毕竟从印度进口菜籽油的话,光在那些乡村收购就得花很长时间,再运到这里也都快没法吃了,那又不是棉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这样的话……
去朝鲜种油菜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反正现在朝鲜十室九空。
之前的倭国入侵,让朝鲜人口从巅峰的四百万,一下子暴跌到了一百万,然后缓慢爬到一百五六十万……
当然,他们这个数字不准。
这只是他们自己的统计,是不是也像大明户部一样一代代抄这个不知道,但这个数字乘以二差不多,因为李朝废除奴婢后的统计,就是让人口暴涨一倍。一九零六年废除前不到六百万,废除后瞬间一千三百万,但即便目前乘以二,在经过了持续五年战争后,剩下的也不会超过两百万了。
而他们那里本来就是油菜产区。
实际上这东西几乎就没有什么产区限制,跟地瓜一样顽强。
那么正好可以去种油菜。
打着援助李家的幌子,让大明商人到朝鲜去,然后利用那些荒地使用阉倭奴种植油菜,打出的油料就近运到江南销售,正好可以试验倭奴。而且可以增加对朝鲜的人口渗透,同样也是繁荣朝鲜经济,如果这种方式试验好了,以后还可以向未来东北的光复区推广,黑土地那也同样是油菜的主产区。
至于倭奴吃什么?
那个好办啦!
虽然发酵菜籽饼喂他们有点过于丧心病狂,但田间地头多栽点地瓜也就解决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东北的土地了。否则他还很难恢复向东北移民,毕竟原本历史上闯关东是被逼得没办法,但这个时代短期内很难有闯关东的推动力。如果打着支援朝鲜经济建设的旗号,先鼓动商人跑去搞油菜种植园,然后对他们进行政府补贴,让他们以廉价的补贴油料冲击南方的不补贴油料。
后者的种植面积自然会减少。
同样这种种植业的利润又会推动商人扩大种植面积,只要补贴区扩大到东北,他们自然会向那里扩展。
朱元璋的盐业制度,其实就是同样的性质,只不过他是以盐引的利润为补贴,推动盐商在边疆种植无利润的土地就近供应军队。这种制度如果坚持下去,也就不会有后来大明的那一堆烂事了,但可惜后人有意无意的给他玩坏了。现在杨庆想让人去东北忍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