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迁都(二)(3)
作者:庚新      更新:2022-12-30 00:38      字数:3896
;而董贼手下,却多能人。

  先有华雄相阻,后有丁辰助纣为虐。

  凉州军虽不必我联军兵强马壮,却齐心协力……我只担心这样下去,联军讨贼无果。”

  这番话,颇有些意气消沉。

  孙策有些心疼,便道:“父亲,既然诸侯不肯齐心,我们何苦留在此地,受尽白眼?

  倒不如领兵返回老家,总好过受人欺凌。”

  “伯符,为大将者,切不可意气用事。”

  孙坚道:“我们现在身处中原腹地,即便是想要返乡,也有千里之遥。

  这一路上粮草供给,会非常困难。我们在这里,尚不必担心这些,可若要此时离开,势必会被诸侯为难。再说了,还不到哪一步,我们不妨先看看,而后伺机行事。”

  孙策想了想,也觉得孙坚所言极有道理。

  他便不再劝说,而是随着孙坚,返回了大营……

  +++++++++++++++++++++++++++++++++++++

  孙坚因为强攻阳人关,损耗颇大,于是屯驻梁东,休整兵马。

  而诸侯则在鲍信的劝说之下,兵临荥阳。

  鲍信亲自出城搦战,但丁辰和李肃,却闭城不出。

  无奈之下,诸侯只得强攻。可荥阳乃古城,城高墙厚,且辎重完备,丝毫不惧诸侯。

  诸侯接连数日强攻,非但未能攻破荥阳,反而损兵折将。

  也就在这时候,虎牢关方面传来了袁绍和冀州牧韩馥产生矛盾的消息,是诸侯不得不暂缓攻势,后撤三十里扎营。

  袁绍何以会与韩馥产生矛盾?

  其实,也说来话长。

  当初袁绍逃离洛阳后,便去了渤海。

  凭借个人声望,他很快在渤海站稳了脚跟,并且结交冀州名士,声名渐渐响亮起来。

  韩馥本来,就有些不满,认为袁绍侵犯了他的利益。

  只是未等他发作,便出现了讨董的事情,也使得韩馥不得不暂时放下了个人恩怨。

  一开始,韩馥很支持联军。

  冀州本就是钱粮广盛之地,他亲自坐镇邺城,为联军输送粮草。

  最初,一切正常。

  可随着战事的发展,韩馥发现,袁绍借盟主之名,暗地里不断侵吞其他诸侯的力量,势力一日强横一日。而且,他身为盟主,得了讨董先锋的美名,在冀州越发被人称赞。这也使得韩馥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在有意无意间,开始拖延粮草。

  而虎牢关下,十余万大军集结。

  你拖延一日粮草,就可能会造成军心混乱。

  袁绍也因此,对韩馥心生不满。

  于是他派人前去和韩馥讲道理,却不想韩馥非但不理,反而让人把他的使者狠狠羞辱。

  这一来,两人的矛盾也随之爆发!

  曹操在里面努力调和,才使得袁绍最终没有发作。

  只是这样一来,虎牢关外的联军,便变得有些麻烦了……亦或者说,诸侯各自有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