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财政危局(2)
作者: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28      字数:4016
约后,英国又把冻结的满清贵族和皇室窃取自国库和民间的款项归还帝国,通过财政重整,资产发卖,包括拍卖一些的土地,住宅乃至文物,国家财政总算勉强挺了。”

  “不过,靠这些款子毕竟也维持不了太久,华夏五年,政府再度出现了赤字,而各项开支减无可减,偏偏俄国开始经济危机,并且很快传播到了对俄国投资最多的法国和德国,然后是英国,并进一步波及到了日本和我国。政府内部,有人主张... ...根本改革,引发激烈争论,甚至叛乱……我接任总理,按照陛下指令,暂停纸币和黄金的自由兑换,放松银根,政府进一步扩大债务增加投资,对企业进行税收减免,一方面降低国内利率,一方面提高国债的票息,欧美剩余资本大量购买,靠着政府开支,终于拉动国内供需两旺,再加上军事订单,帝国经济迅速提升。”

  “不过,经此一役,帝国外债已经高达三亿三千万英镑,内债也达到了五亿六千万华元,这还没算三亿五千万华元的地方债券中央政府每年光利息就要支付一亿华元。而这一次的国债发行之后,帝国外债达到了四亿五千万英镑,加上内债和低息贷款,政府每年光利息就要支付将近两亿华元,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五。之所以要准备这么多的资金,倒不是为了向军方妥协,而是政府必须未雨绸缪。”

  刘定一咳嗽了几声,拒绝了秘书递的手绢,只是喝了口茶水,喘息几下又说道现在好在还没开战,所以利率不高。如果等到战争打成僵局,甚至不利的时候再去筹集战费,恐怕利息就得打着滚往上翻所以这一次内阁是打了富余的。但这样一来,除了昨天的成果之外,假设再发三亿国债,那每年光政府公债的利息就要超过两亿,政府本来就是赤字累累,无法支撑,再这么一来,只怕政府信用就要丧失一旦政府无法融资,帝国经济马上就得崩溃”

  郑宇原本就是学金融的,又一直在银行跑信贷,对于货币是再敏感不过。不过他听完了却没有太大的震惊。相对于后世的美国,甚至中国日本还有欧洲的很多国家,目前中华帝国的国债规模在他看来算不上多高。后世的美国,国债规模已经超过了国家gdp总值。当然,赤字上头是多了一点,政府财政收入占比也和前世的强力政府无法相比,但也不至于就要崩溃吧?无小说网不少字

  他有些狐疑地看看刘定一,这人讲出来的话,足以证明其对于经济并非外行,甚至很多理念,比如殖产兴业,政府信用,金融作用等等,在郑宇看来在这个时代恐怕比起欧洲和美国的银行家也不差了。那这人为如此担心政府信用就此垮掉?

  郑宇又看了看一旁全神贯注听着的央行行长马新宇,财政部长唐绍仪,财政部次长李登云,央行副行长孙多森,心中也犯了嘀咕。这些人一个个都是面色凝重连连点头。郑宇,这些人全都是国外留学,久历实务干练开明的技术官僚,是目前帝国金融和经济界的尖子。虽然郑宇自信拥有远远超越这个时代局限的金融知识和历史经验,但绝不敢看不起这些一时之选。

  他回忆了一下历史,终于明白了的问题所在。其实前世真正以印钞和大举国债来制造信贷泡沫,还是七十年代废除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自此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印钞行动蔓延开来,潮水一般的纸币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淹没了全球,所到之处通胀飞涨资产泡沫,一朝退潮又只留下一地鸡毛。所以那个时代国家的债务比例,自然是不能套在目前这个金本位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国际形势之下。前世看来只是临近危险的负债比例,到了这个年代,那已经就是丧心病狂了。

  可前世的美国是仗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而且最重要的是军事优势,半强迫其他国家购买美债,变相地上缴保护费。可这个时代的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刚有些崛起之势的后起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