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最后的努力(上)(3)
作者:
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30 字数:5129
了。在下能够略尽绵力,深感荣幸。”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近卫君深夜大驾至此,可是陛下……”
“陛下夙夜忧叹,”近卫笃麿说道,“有手书赠予诸君。”
伊藤博文一惊,对着近侍手中一个菊花纹章的木盒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随后接,取出一卷纸,展开一开,却是工工整整地一行汉字。
他转过身,对着在场的诸元老重臣,清了清嗓子,一脸的庄严肃穆,朗声说道陛下手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以上。”
“这是当年大唐名臣魏征,上表谏言唐太宗的一句话。”近卫笃麿说道,“意思是,做事情担心粗心大意,就要尽量在事情开始的时候仔细,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都一直保持谨慎。”
顿时,众人神色各异,但目光都是越发凝重。
“有劳阁下和宫内厅的诸位,”伊藤博文对着近卫笃麿欠了欠身,“使天皇陛下忧劳国事,皆伊藤之罪,请转达在下对陛下谢罪的诚心。请陛下放心,明日必有定论上奏陛下。”
近卫笃麿点了点头,对着众人深深一鞠躬,转身退出,关上了房门。
“众位,”伊藤博文环视全场,神色凝重,目光如电,“陛下敕语乃是至理名言,对支政策乃皇国兴废之关键,不可不慎战争,虽首决于庙算,然世事难料,兵凶战危,吉凶难测支那,大国也,甲午一战,帝国数万健儿捐躯。今虽有俄国为盟,然支那国势正盛,其国今虽有动荡,然支那皇帝权柄未失。此时贸然开战,一旦不能速胜,帝国进退维谷,战事迁延,国疲民穷,反而为坐山观虎斗的英德法美诸国做了嫁衣裳以在下愚见,此事务须……三思。”
伊藤博文的话虽然说的有些委婉,但众人都听出了某种试探,这位在之前始终没有明确表态的第一元老,现在似乎借着要天皇的敕语,引导会议向着某个方向运转。台下的桂太郎皱着眉说道伊藤君,以阁下之见,帝国要背弃与俄国的约定,坐山观虎斗喽?”
“非也,”伊藤博文从容说道,“所谓谨慎,自然要衡量各方实力,务求胜算在握,方可言战。敢问开战,陆军可有必胜之把握?”
“虽不敢言必胜,然有相当之把握。”陆军大臣桂太郎谨慎地说道。
“好,这也罢。那敢问可保半年之内取得彻底之胜利,迫使支那言和?”伊藤博文追问道。
“这……”桂太郎踌躇半晌,却也不敢说出那个“可”字。
这个时候的日本,还不是三十年后被东条英机一类鼠目寸光之人所掌控的局面。不得不说,日本明治时期,乃是日本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群星璀璨,绝世人杰多如牛毛的时代。这些明治元老重臣,不愧是一代人杰,虽有私心,然于国事上见解开明,视野开阔,当得起“国士”二字。
桂太郎,在日本历史上,常常被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的光芒所掩盖,但事实上却是一个性格坚韧,手腕刚柔并济,见事明达,颇有国际视野的军人政治家,创下了日本历史上担任总理大臣最长的纪录,被孙中山赞誉为“桂太郎之后日本无有可与之论亚洲大势者”, 在大正时期,这个人被称为“龙袖之后的人”,也就是操纵大正天皇为傀儡的幕后统治者,可见其厉害。
这位陆军元老,在这个时空,由于山县有朋的早逝,终于提前绽放出了全部才华与光彩,与大山岩,儿玉源太郎组成了新的“陆军三人组”,分别担任陆相,陆军总参谋长和内务大臣。尽管桂太郎的资历逊色于大山岩,但由于大山岩一向低调平和,再加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