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狼来了(下)(2)
作者: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33      字数:5204
��刘冠雄并称为福州后双雄,是马尾系中生代的骨干。

  “全队速度十八节,方位正东。”

  萨镇冰下完了命令,对着参谋长郭振林笑着说道我可要睡了。你还要盯着?”

  “再有十一个小时,我们就可以抵达朝鲜海域,开始狩猎。”郭振林揉了揉额角,“我也睡会,先让参谋们盯着。五点钟我起来盯。”

  “但愿飞艇别把日本人跟丢。另外,注意潜艇的发报。要是铁狼队把俄国人跟丢了,战斗拖长,我们可就有点危险。”萨镇冰喝了杯红酒,平静地说道,“到目前为止还算顺利,希望能一直如此吧。”

  ----------------

  夜,八时三十分。

  刚刚布置完阵形,完成布网潜伏的华军铁狼支队指挥官郑敏杰,紧了紧身上的雨衣,大声说道有情况吗不跳字。

  瞭望员摇了摇头,又继续聚精会神地操控着望远镜。

  郑敏杰抬头看了看黑沉沉的天,如注的暴雨,心中有些焦躁。

  天气太差了。能见度低,飞艇部队早早退出了追踪,在这种能见度之下,敌人近在咫尺都可能让他们溜掉。

  可郑敏杰别无选择。

  对于雷击部队来说,在这一夜,给与敌人最大的杀伤和震慑,掩护黑豹支队袭击日本的护航船团,是他们唯一的使命。无论如何,必须确保这一使命圆满达成。

  郑敏杰有这个自信。

  他的底气来自于对华军鱼雷的认识。

  在这个时代,自怀特黑德发明近代意义上的自推动鱼雷之后,使用冷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鱼雷成为主流。随着不断改进气瓶的耐压材料,鱼雷射程最远达到了八百码。不过,这种鱼雷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压缩空气从气瓶释放出来之时,压力下降,体积膨胀,同时温度也下降。高压缩力的空气不但对气瓶材料要求高,而且会导致发动机结冰。

  为了进一步提升鱼雷的射程和速度,人们不得不转而研究热动力鱼雷。

  由于郑鹰等人本身来自一百年后,因此很早就开始研究热动力鱼雷。借助中华帝国军工部门在内燃机领域起步早,尤其是在1890年前后鲁道夫?狄塞尔由于其柴油机的频繁爆裂陷入低谷,全部研究资料被中华帝国收购,随即又率领其巴黎的研究团队加入了中华帝国的研究系统,对中国的内燃机技术进一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力。

  1898年,中华帝国第一条干式涡轮发动机驱动的新型鱼雷秘密打靶成功,射程高达2000码,航速三十四节,比另一时空e?w?布里斯发明的蒸汽瓦斯鱼雷早了七年,但性能稍逊。

  历经改进,到了目前华军普遍装备的新一代热力鱼雷,以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为例,其速度达到了四十节,射程远达4000码。

  而与此同时,根据华军方面掌握的情报,日俄方面使用的主战鱼雷依然是射程在800-1200码左右的德式施瓦茨科普夫鱼雷。虽然奥匈的怀特海德公司去年刚刚生产出湿式发动机的热动力鱼雷,而美国和英国也在两年前就开发出蒸汽瓦斯鱼雷,但日俄方面购买和使用的蒸汽瓦斯鱼雷数量距离华军相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在许这一战,将是检验华军新锐鱼雷最好的试验场。

  郑敏杰揉了揉在凄风冷雨中冻得有些发僵的脸,背着手,眯着眼睛,就这样站在半封闭的瞭望台里,凝视着远方的黑暗,似乎想要看到地平线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