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新青年(上)(4)
作者: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34      字数:5037
��,变成人人为了帝国而牺牲基本人权,乃至牺牲思想之自由,那是否本末倒置呢?”

  “于一切自由之中,思想之自由实为最可贵者,盖其为一切创造力之根源所在。帝国虽鼓励青年之创造,然这些年终归强调民族,国家过多,其虽有国家发展之必要一面,也有阻碍个体自尊独立和自我思考的一面。”

  郑宇外表平静,心里却起了惊涛骇浪。

  这位陈庆同实在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居然敢当着的面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矛头直指乃至国父郑鹰

  “……其二为科学。我中华文明之蒙尘落伍,实赖自唐宋之后,我神州无科学之精神。一班读书人皓首穷经,只求八股富贵,问之于道德文章,滔滔不绝;言之数理,则瞠目不知所云。或有人装神弄鬼,好出大言,妄论阴阳未来,实乃毒害国民思想之祸首。我帝国之青年,虽有多年教育,然仍有颇多青年不以科学文化为喜,民间陋俗仍多,时时刻刻在渲染各种神秘主义,迷信思想。故而我帝国青年当学科学,重科学,事事从科学出发,而非徒以曲解先辈只言片语为能事。”

  “……其三为赫胥黎-达尔文之进化论。自然界之演变,乃适者生存,残酷无比。于今日之社会,由于工商大兴,科技发达,国与国之间以优胜劣汰之方式展开竞争,国家内部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互相竞争。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如一国之青年无此等觉悟,无竞争之勇气与勤奋,则于个体为社会之弃儿,于国家则是亡国无日。自先帝将进化论引入我帝国,倡导民族之优胜劣汰,社会达尔文主义固然大兴,然于个体之上,我帝国青年固然需彼此信任达成团结,也深受民族主义启蒙,还需深刻理解人类社会运行之规律,以发自内心认同军国民教育及民族尚武精神之重要,贯彻于日常生活之始终,即个人素养能力乃至思想之上,也需依照社会达尔文主义,孜孜不倦以求进化。”

  郑宇看着这位老兄侃侃而谈,心头苦笑,心说这位不愧是那个人,的确是犀利无比。

  他倒不怪刘子文眼光有误推荐非人。

  他早就和这位北竹做过约定,由刘子文在媒体里组织一些一心为国,识大体的笔杆臧否时政,以为中枢政府施政之牵制,避免一言堂的出现。刘子文本就是他结拜大哥,又有总理大臣刘定一这个父亲坐镇,写起,组织人手都是挥洒自如。

  这一段以来,中枢威权日盛。由于穆铁等人的陨落,再加上国战的压迫,郑宇对官场和复兴党,国防军的整肃,这位新皇帝的威权已经隐隐超过了当年的郑鹰。可偏偏这位北竹却时不时跳出来敲打几下,让不少人都对这位很是神秘的北竹捏了把汗。但更奇怪的,却是这位北竹所提的问题不但没有遭到中枢的激烈驳斥,反倒经常是作出诚恳的回应,并且加以改善。可当有人试图效法北竹等一干人,弄些鸡毛蒜皮或者夸大一些来骂政府博名声的时候,却又遭到不少笔杆的冷嘲热讽,被拍得体无完肤。

  几个回合下来,一些心存侥幸的幸进之徒也不得不摆正了心思,真正开始思考,解析,对政府施政提出言之有物的建议,一些民间评论家也因此逐渐有了些名气,进一步带动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一,对地方乃至中枢施政的评论也逐渐多了起来,有赞誉,有警示,也有批评和建议,但总体上都是出于对国家施政的完善和促进,大而化之的惊人之语倒是不多。

  刘子文经此一役,彻底奠定了在帝国舆论界众多笔杆中的江湖地位,被人目为在野清流之望。他也实在是做得不,对整个媒体的导向和分寸把握得都很是到位,郑宇也没太多可以指摘这人。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