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北方之云(2)
作者: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35      字数:5024
提升,俄军的仗也是越打越熟练,步炮骑各兵种的配合也摸索了出来。

  华军方面,由于反复的撤退,士气上终究受了影响。尤其是雅鲁河一战,连战连退的华军中,终于有一些少壮派军人擅自出击,初战告捷之后打发了性子,结果被俄军的伏击和迂回打败,进而引发连锁反应,俄军抓住华军防线漏洞发动总攻,导致华军败退,最后靠着骑兵部队和断后部队死战,交替掩护才保住了主力。

  这一场败仗之后,华军士气进一步受挫,在达尔汗和宗哈拉逐次抵抗之后继续逐次撤退。总算俄军统帅克罗帕特金的军事思想比较谨慎,尤其对华军甲午年对日军诱敌深入给与重创的战例耿耿于怀,在推进上选择了步步为营,把交通线一步步控制住,梳理好,把物资补给和兵战体系安排好,因此华军尽管一路边打边撤,倒没有成建制的损失。

  现在,整个北方方面军,从方面军级的主官,到下面一线部队的指挥员,都进行了一番换血,又定下了死守巴勒苏木布尔的调子,物资和人员补充都很到位,现在看来,整个部队倒真有了几分新气象。原本有些士气不振的官兵,现在目睹这一切热火朝天的景象,心气也逐渐高了起来。

  蔡锷心里也安稳了几分,看这架势,开战以来边打边撤的日子,应该是要到头了吧?无小说网不少字

  ----------------------------------

  黑龙江。虎头要塞。

  从开战肇始,这个坚固的要塞就被俄军哥萨克切断了与后方的联系,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虎头要塞是俄军眼中的一颗毒钉。

  这个要塞位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地理中心点,从这里出发的华军可以直接切断远东乌苏里铁路,使符拉迪沃斯托克变成一座孤城。

  这个要塞借助了山地丘陵地形,由地表要塞和地下防御体系组成,十分坚固。在西梦忽闪西北山麓,华军构筑了巨炮阵地,安装了二三毫米重型榴弹炮,此外,还有半永久性的多个重炮阵地,装备了从七十五毫米到一五二毫米的大批重炮,构成了绵密的火力网。

  华军的一式十二倍径一五二毫米重榴弹炮,可以把四十二公斤的重弹送到八公里外。满洲里的远程炮兵还专门配备了用于压制敌方炮兵的华夏六年式一五二加农炮,这种最新式的长身管火炮是海军炮改进而来,达到了四十倍径,射程远达十二公里。更恐怖的是华军配置在钢筋水泥永固炮塔中的二三重榴弹炮,可以用每分钟三发的射速,把一百二十公斤重的巨弹发射到十二公里之外。此外,华军的系留气球,飞艇,利用发达的通讯器材,也在指挥炮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这些日子里,这些恐怖的重炮成为了俄军的梦魇。俄军在炮兵方面受到法国的一些影响,也是受了甲午年华军以机枪速射炮和战壕战术大规模杀伤敌军的刺激,把发展重点放在了步兵随行的轻型山野炮上。在大口径重炮方面,俄军的主流还是1877年式系列重炮,在质量上很难与华军重炮对抗,准备用来对付要塞的二八毫米克虏伯攻城臼炮射程也逊色于华军的一五二加农炮和二三重榴弹炮,重炮兵观测和炮术指挥上又落了下风。俄军只能依靠刚刚服役一年的1904年式一五二重加农炮与华军远程炮兵对抗,但由于数量上并不占据压倒优势,华军又有比较坚固的工事,并没占到便宜。

  由于无法压制华军炮火,俄军的两次进攻都遭到了失败,而土工作业的努力也由于华军炮兵的干扰而进展缓慢。俄军远东方面军司令部大为恼火,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亲自从后方和其他战线向满洲里增运新式远程火炮,摆出了一副不拿下满洲里誓不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