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绿草原的血海(2)
作者:
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36 字数:5172
俄体制下的军事贵族,为了获取战功,以赢得爵位和土地,获得更多特权,发自内心地不太在乎士兵的生命。面对中国军队的强大火力,高级军官们依然驱使着部队进行代价高昂而效果有限的攻击,而并没有有效地改变战术。
虽然俄军的炮火猛烈,前进的支援火力配置也很不,步炮协同已经有了一定水准,但面对兵力火力都得到了极大加强,又依托坚固防御阵地的华军,依然是步履维艰。
华军此刻采取的战术,有点像是一战时期的堑壕战,就是连绵的堑壕体系,即使敌军攻破了一层,前进不了多远,却绝望地敌人已经在又一道防线面前等着。战争变成了一场挖壕沟和夺壕沟的比赛,而处于进攻一方的俄军,在高层军官的严令之下,不得不一再用人肉和钢铁去填这些看似永无止境的噩梦一般的堑壕。
而他们侧翼迂回的企图,由于本身骑兵力量之前已经遭受重创,而华军后退之后,兵力上的劣势得到了弥补,也可以拉出较为宽大的防御正面来对抗俄军,俄军的几次迂回企图都遭受了挫败,损失很大。
到了这里,华军已经可以得到库伦这个总后勤基地的良好支援。通过铁路线,公路,急造道路,利用火车,卡车,制式四轮胶皮马车,弹药补给和兵员源源不断地输送上去,伤员和打残的部队源源不断地运下来。
而俄军的后勤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俄军的兵站体系,还在持续建设中,深入敌国国境二百公里,又没人烟,只是荒凉的草原。
俄军对于蒙古草原的作战,并没有非常充裕的准备,尤其是对于战争打成这样的持久战和消耗战更是准备不足。
不得不说,由于此前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乃至巴尔干战争都是速战速决,很快就分出胜负签署了和约,欧洲目前普遍流行的战争思想都是速决战,即通过若干场决定性的会战取得胜利,迫使对方投降。在这种战争思想的指导下,尽管俄军也制订了作战计划,也考虑过战争的持久问题,但在行动上依然没有充分的准备。
夏季的蒙古草原是恐怖的。
地质松软,太阳很毒,而这些水草之地,到了夏天,蚊子铺天盖地,对着一切活物都会一窝蜂地扑上去叮咬。而这里的水,由于牲畜的死亡,疾病,各种动植物的腐烂,也很成问题。暴露在野地中,又缺乏相应准备的俄军,顿时陷入了悲惨的境地。各种疾病开始蔓延,官兵们上吐下泻,军营内外到处都是屎尿的臭味,医院所在的地方人满为患,目之所及到处都是脸色苍白脚步虚浮发着低烧的病号,一切都令人作呕。但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不利条件,这些强悍坚韧的俄罗斯人,依然能够蔑视生死,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徒劳无功的进攻,也着实无愧于强军的称号。
战火稍息。
华军的后勤准备,由于整个军队后勤制度的发达,以及国家物资供给的充沛,尤其是在本国境内作战,实在是要好上太多。
华军部队每个人都发了头戴式纱罩,酒精,用于防止蚊虫叮咬。利用活性炭吸附原理,华军军需部门早就生产了众多的车载式净水机,以及净水药片,用马车装载配属到各连队,用于净化饮水。
华军的各级部队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配置,配发了大量的西药和中草药,南洋的金鸡纳霜等药材也都发了下去。当地居民和镇边军的移民,医生,对各种疾病都是了如指掌,对症下药,部队的非战斗减员情况比起俄军就少得多了。
与后勤方面的天差地别相比,双方在炮兵火力上的差距也在迅速拉平。原本在边境,由于事先有撤退的考虑,华军并没有展开主要的重炮部队,俄军由于一上来就几乎展示了全部火力,面对华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