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西伯利亚寒流(完)(4)
作者:
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40 字数:5053
��次加固的侵华基地,在圣彼得堡的报纸上最近被吹嘘为“战争转折点”的远东名城,最终在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彻底陷落。
清晨。
全副武装的〖中〗国军人,排场整齐的方阵,面对原上乌金思克要塞核心,城辖司令部。
太阳自东方破晓而出,晨曦中,阳光一寸寸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面容严肃的禁卫军士兵戴着白手套,托着方方正正的红底金龙踏日国旗,走进〖广〗场。
“敬礼!”
全体军人行军礼。
雄浑的《华夏颂》国歌声中,国旗缓缓升上旗杆,标志着自大唐北庭都护府撤销以来,〖中〗国汉人为主的武力第一次恢复对北海(贝加尔湖)地区的控制。
上乌金思克战役结束。
此战,〖中〗国军队阵亡三千八百二十人,伤八千三百五十人,非战斗减员累积五千八百人。
俄军方面,阵亡失踪一万八千四百人,伤三万六千八百人,被俘四万六千五百人。
在上乌金思克陷落的前一天,赤塔被〖中〗国军队攻陷。
在赤塔,一直处于战略防御娄势的原东北方面军指挥系统打得更加奔放,完全以蛮不讲理的态势,用重炮兵和浮空飞艇摧毁俄军的主要抵抗。白天,华军的凶猛火力和勇猛的步兵突击如同海潮一般往复不止。到了夜间,照明弹把战场照得通明,华军就在如同白昼的环境下以凶猛的火力窒息和摧毁俄军抵抗,并以凶猛的突击继续动摇瓦解俄军的防御。
在如此凶猛的攻击之下,俄军原本对于严寒,暴风,要塞的迷信逐渐瓦解。原东北方面军参谋长,现东鲜卑利亚方面军参谋长耿一飞提出以打促降,华军飞艇部队很快就开始对俄军进行传单轰炸,华军也在前线开始喊话,俄军的部队逐渐开始瓦解。
俄国守军总指挥布鲁希洛夫中将眼见抵抗无望,电告伊尔库茨克方面请求投降却遭到拒绝。伊尔库茨克的电报非常明确:坚守到最后一人。
布鲁希洛夫亲自巡视前线鼓舞士气,却被华军重炮炸伤陷入昏迷。继任的南线防御总指挥戈尔斯少将立即召集军官开会,决定投降。经与华军接洽之后,俄军残部放下了武器。
攻陷上乌金思克和赤塔的消息,在〖中〗国和俄国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响。
在〖中〗国,尽管“胜利”在最近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的审美疲劳,但西伯利亚的严寒,俄军的要塞,依然让很多关心军事的国民心怀疑惧。
前面的胜利,基本上是在本土内线防御,而且是野战歼敌。即使是不太懂军事的人也知道,在自己家门口以逸待劳,抽冷子包各饺子,这和出境作战,人生地不熟,还要送上门去打别人设防严密的要塞是两回事。
其实,最近〖中〗国内部,很有一些声音,建议“见好就收”。
〖日〗本已经“归顺”朝鲜也光复了,俄国人被打得丢盔弃甲,上将被俘,眼看着已经是完胜。现在到了严冬,前线物资转运困难,军人们还要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作战,实在是有些艰难。国家加税,借款,国民勒紧裤腰带捐助,购买债券,也该是喘口气的时候了。
如果一味打下去,弦崩得太紧,一旦有所闪失,到时候反倒是乐极生悲。俄国是什么国家?那是两次对抗欧洲霸主,在不利的状况下战而胜之的强国。〖中〗国固然兴盛,可是不是非要你死我活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