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和与战(下)(2)
作者: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40      字数:5044
界也只有华夏民族有资格使用,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算法。

  梁启超是第一个反应过来,马上提出“此过于久远之关系,实难为当代国际政治关系之依托”。

  而皇汉党人,原本在这个问题上还很有些矛盾,一方面反感把血统高贵的汉人和这些“蛮夷”联系到一起,另一方面也本能地感觉到这是华夏扩张的绝佳借口。可看到梁启超等人反对,皇汉旗手们马上抛却了一切疑虑,本着“敌人支持的我们就一定要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一定要支持”这个颠扑不破的斗争真理,对着梁启超等人再次猛烈开火。

  “漠视华夏苗裔之安危幸福”,“冷血”,“以西人之所谓国际政治逻辑妄谈我皇汉与诸旁支族裔之关系,实乃洋奴哲学”……

  如果说李达和“复华”的文章,从对帝国态势,国际形势和未来发展的理性分析角度阐述了必须坚持打下去的原因,而“独秀”则是从战争与国民的关系,战争的利益等角度阐述了打下去的深层意义,那“东藩”就是从民族大义的角度,把这场战争在这些实利主义之上更增加了“春秋大义”的色彩。

  正所谓有面子又有里子,面对如此形势,一些原本游移不定的很多知识分子也开始转换态度,“主战”之声再度高涨。

  皇汉组织和青年团率先行动起来。

  先是“铁血汉民”,“皇汉青年社”等组织在北京发动了几百名“皇汉先锋”走上街头宣讲皇汉思想,高呼“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照例进行了一番“战费募捐”。随后,青年团组织的大规模游行宣讲活动展开,数万名青年男女在周日分成几个分队走上街头,热烈鼓吹“解放俄国被压迫之奴隶民族”,“大中华民族解放战争万岁”,轰动北京。

  看着这些人不提煌煌大汉之高贵,皇汉们本来还想理论一番,不过看着对方人多势众,又有官方背景,讨论之下还是觉得“先诛梁氏等误国汉奸方是正理”,随即气势汹汹杀奔《新民丛报》报社,也即公民党总部所在地。虽然外面警察不少,不过这些人也自然有办法,举着“***汉奸梁氏者遗臭万年”,“皇汉之民皆与***汉奸势不两立”之类的标语,散发传单,却也不指明骂的是谁,总之大家心里明白。

  在北京的带动之下,上海,天津,武汉,成都,重庆,广州,沈阳,河内……青年团,工会,纷纷组织游行示威,宣传主战,反对媾和,“大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口号喊得山响,某些过于激动的甚至喊出了“***汉奸人人得而诛之”之类杀气腾腾的口号,直到警政部门干涉才算作罢。

  一时之间,主和之人都有些心惊胆颤。

  不过,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统治集团上层,主和的意见并没有因这些舆论上的风潮而受到很大削弱。

  在很多政府官员,甚至是军人看来,中国固然已经取得了非常辉煌的胜利,但困难也越来越多。自古以来月盈则亏,因前期胜利冲昏头脑,后面反胜而败的例子不知凡几。而中国历史上一直对北方民族就没有太好的办法,对北方的苦寒地区在文化思想上有一种天然的恐惧。

  很多迫于风潮,嘴上喊着主战的文人和官员,甚至是军人,未尝没有夜间梦到“大军在冰原中艰难跋涉,被突袭而至的俄国骑兵集群击溃”,“重蹈白沟河覆辙”一类的经历。想一想,一旦这支倾国大军在北方崩溃……

  在大本营会议上,甚至连江胜和陈宦这些陆军首脑也试探性地提出“以上乌金思克为前出基地,先固守备为上,集中兵力先下海参崴,伯力和海蓝泡,以及天气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中亚”,“对伊尔库茨克采守势,等待春暖花开再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