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黄河之殇(2)
作者:戊乙卫      更新:2023-01-06 01:24      字数:2103
万以为秦梦再思念故去的亲人,不再说话,用桨静静地把握行船的方向,快到两河交汇处时,秦梦才进了船舱,船走的很快,逐渐放慢,直到听见朱万划桨的喘息声。

  秦梦再次探头出来,只见河面更加宽广,前方不远处,似有万马奔腾声,朱万道:“我们该靠岸了,前面就是大河了。”

  大河就是黄河,历史上黄河几次变道,每次变道走向都不一样,黄河水凶猛,遇河必夺,漳河卫河都穿不过去,只能汇于其中,现在的黄河北上入渤海,到了汉武帝时黄河在濮阳西南瓠子决口,再次向南摆动,决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

  王莽新朝三年黄河再次决口北上经山东入海。此后黄河消停了近千年,隋唐盛世得益,歌颂黄河的诗篇不胜枚举。黄河改道冲击出来大量肥沃耕地,滋养了华夏民族。可是到了宋后尤其是明清黄河又开始肆虐,沿岸百姓流离失所,饿殍盈坑,饥民相望于野,其惨景远非电影一九四儿的轻描淡写。

  有光绪中牟秀才娄跻寿《石桥决口纪实》一首为证:

  黄河溃长堤,浊浪齐涌出。

  飞奔向东南,水头高数尺。

  惊慌片时间,村落忽焉失。

  一派水流声,迅如万马逸。

  长林露树梢,急淄见浮尸。

  水势抱城来,中牟成泽国。

  分屯各城门,时时惧冲决。

  人心乱如麻,西城已崩裂。

  欲逃未有船,眼看生路绝。

  东关地势高,齐集关庙侧。

  纷纭无数人,拥挤不嫌窄。

  城内余数家,危亡在旦夕。

  平地皆出泉,四方水洋溢。

  柴米无路通,焦愁见于色。

  频覆浪中舟,往来虑不测。

  时闻风怒号,中情殊惊怯。

  登城四望遥,长天与水接。

  坟冢逐水翻,沟渠顿雍塞。

  嗟此一方民,同时罹洁劫。

  倘无速合龙,万姓无遗孑。

  秦梦心怀天下,为古人伤悲,虽有长河落日圆的壮丽诗篇,怎能消弭前些时日亲眼所见长河满飘尸的人间惨剧,只有明月寄托生者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