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侦察渗透(2)
作者:
犇命牛 更新:2022-03-04 10:47 字数:3200
��以根据通讯系统传来的命令,确定如何完成任务和展开下一步的行动。这对于其他惯于听从上级指挥,却没有这方面意识的其他部队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蓝军司令部也在寻找着适合特警团的作战方式,他们更希望能够把特警团这柄锋利的尖刀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能够最后毕其功于一役!
机会最终还是到来了!
就在距离演习即将结束,双方招数都纷纷用尽的情况下,蓝军司令部终于又把特警团派了出来。只不过这次任务的性质实在是特殊,特警团所承担的责任也更大。蓝军司令部希望通过特警团战术优势的发挥,能够毫无争议地战败蓝军。
演习已经进行了四十天,除去演习前的准备时间,红蓝双方斗法也进行了差不多三十天。在这三十天里面,双方经常使用,并且损失也最大的兵种就是——侦察兵!
在九十年代初期,没有无人机,没有预警机,更没有什么卫星遥感技术。参演双方想要了解敌方的动态,除了破译对方的通信密码外,就只能靠侦察兵进行侦察了。前者难度产在太大,更改密码防止破译也是双方都很容易防范这种漏洞的。那么采用侦察兵渗透、侦察、破袭、甚至刺杀,也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战方式了。
但到了演习的末尾阶段,双方的侦察兵战损率都非常的高,很多侦察兵都因“阵亡”而无法上阵了。在综合考虑了特警团的战术特点后,蓝军司令部终于作出决定,筛选出一批战斗力强悍的战斗小组,在一些有经验的侦察兵的带领下,深入红军占领区,搜索红军师以上指挥部。一旦能够找到并成功实施打击的话,红军将彻底失败,蓝军将是笑到最后的一方。
特警团也有侦察连的配置,但在前期的演习中,侦察连也被蓝军司令部全部调走了,目前剩下的人手已经不足三成。但就是这三成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人物,放到哪儿都是寻常人惹不起的汉子。
在得到蓝军司令部的命令之后,特警团迅速挑选特战一连、特战二连、及残余的三连官兵参加这次侦察任务。最后经过各连推荐和自荐,共筛选出了十五支侦察小队。这些侦察小队每队都配备一名老侦察兵带队,每队队员共十人,且配备一部电台。同时由于导演部的要求,每队侦察兵还配备了一名导调员,以避免红蓝双方因为战果问题产生的争执。
这十五支侦察小队,其中有九支来自于特一连,来自一排的更是有四支之多。也就是说,一排的四个班都参加了这次侦察行动,个别班的兵员有阵亡情况的,还从别的班排补充了一些人手过来。
象种纬所在的这一队,除班长张彪和刚刚被任命为代理副班长的种纬外,还临时把*王左震和蒙古族战士扎克给借调了过来。
之所以把左震这个排级军官调来,而且还要暂时服从张彪的指挥,实际上也说明了连长高俊岭对这支小队的期望之大。他很希望这支配备了狙击步枪、轻机枪(扎克),以及最强阵容的班,能够寻找到红军的重要指挥部和据点,然后及时将消息发回来,让蓝军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但如此,在十五支侦察小队出发前,团长袁以刚和政委王坤还专门给大家举行了一个送行会。袁团长不但要求战士们要勇于吃苦,甘于奉献,还要求大家要勤于动脑,敢于牺牲。勤于动脑大家都很明白是什么意思,而敢于牺牲是什么意思呢?
在这之前,红蓝双方都派出了很多支的侦察兵小队。但由于这些侦察兵小队大多是在各自为战,各队人马之间往往都没有配合意识,更无法产生化合作用。经常会出现被敌方搜索和警戒人员发现,然后被各个击破、围剿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