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军事演出(2)
作者:
犇命牛 更新:2022-03-04 10:50 字数:3207
而在操场举行的内容分为:基本训练表演和军事素质表演两部分。
前者都是单双杠器械表演,军体拳表演,队列表演之类的内容。这部分表演就在操场上举行,慰问团的人一路走也就顺便看了。
至于军事素质表演,则是由特一连全连在攀登楼进行演习展示,并且将以全副特战装备的形象出现。战士们将以攀登楼为演习现场,举行反恐演习。演习内容包括了攀登技术展示,营救人质,围捕恐怖分子等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经过上级军事主管部门特批才允许对外表演的。如果不是这次有国家级电视台军事频道摄制组跟着慰问团来,一般人休想看到这些演练内容的对外展示。
这是特警团自成立以来,首次向外界展示训练成果,全团上下自然极为重视。
这些演练内容如何编排,都需要展示哪些东西,具体谁去参加哪一项演习,如何配合,需要哪些装备……等等内容,都需要一项一项的敲定。由于这次演习将使用空爆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整个演习演练过程必须做到严谨,万无一失。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的安全演习,团部谢参谋和营部教导员、高连长带着一连的全体战士围着攀登楼进行了两天的实地演练。包括挑选合适的人员,演习配合,人员站位,装备检查,摄影机位置预留,演习时间,演习过程中主持人的介绍串词……等等每一环节的问题都要考虑到。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让大家挺意外的,那就是在特一连表现得最为出以的种纬,这次不在参演之列。
为什么?因为谢参谋专门给种纬独自规划了一项表演内容——徒手攀爬表演。说得再干脆直白一点,就是让种纬再当众表演一次飞檐走壁的本领。
对地这个任务分配,种纬实际上在心里边是挺抵触的。对他来讲,这项表演根本就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东西。
为什么呢?因为种纬需要徒手上墙,那就意味着他身上根本没法带什么武器,否则就会成为影响自己上墙的负重累赘。可对于一个士兵来讲徒手上墙的意义何在呢?是在战场上能用?还是在处突的时候能用?
“这个表演没什么用啊,没实战价值的!”种纬有些转不过弯来,对要求他做这项表演的谢参谋道。
“没用?!有大用!”谢参谋听到种纬这样说,意味深长似笑非笑的对种纬道:“你觉得来参观的人谁懂?都是一群门外汉!不但他们是门外汉,就算军事频道的记者怎么样?照样不懂!你给他来个专业的强突解救人质,他看得明白吗?不是看不起他们,他们那镜头都跟不上,肯定得让咱们重来一遍,还得让镜头拍出来。可是,让镜头都拍清楚的动作,那咱们还能用吗?”
谢参谋这番理非理的一番解释,倒是让种纬一下子清醒了不少。不得不说,谢参谋说的非常有道理。所外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真正有用的东西给外行看,那又有什么用?
八九十年代,军营里非常流行对外表演什么硬气功之类的玩艺儿。什么胸口碎大石,铁沙掌断砖,头开酒瓶,头顶断砖之类的,表演起来一群老百姓看得乐呵呵的,都以为是下了真功夫的表现。
实际上,这些东西也就对体能和身体某一部位硬度有一点锻炼作用,真正的实战环境里几乎一点用也没有。更别说练这玩艺儿还有不少所谓的“门子”在里边,部队练这些东西大多也是为了迎合地方上某些外行的人,或者某个外行的领导用的,实战意义极低。
真要想练有用的,还不如戴上护具练练擒拿散打的实战呢!所谓不怕千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