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3)
作者:
潍水轻舟 更新:2024-11-28 22:18 字数:3677
苏轼和赵桀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说笑间,史凌汐从楼梯上走了下来,看见几人正站在门口等她,便疾步走上前去。“我来了。”
“苏兄,刚才你说还有一个赏月的好地方,在哪里?”看人都到齐了,赵桀便有些迫不及待的看向苏轼问道。
“我带你们过去,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要先去买点东西。”苏轼说着,看向众人疑惑的目光,神秘一笑。
几个人并肩走在眉山城的街道之上,路过的行人不时回头张望,俨然他们在别人眼中也已经成了一道风景。
夜色已深,但喧嚣声不绝于耳。酒馆商舍都挑起了灯笼,火红的灯笼将月色衬托的更加迷人。
苏轼带着众人到了一处摊位停了下来,摊主正低着头专心制作孔明灯,听见了脚步声这才抬起头来。
“我要一盏孔明灯。”苏轼这么说着,摊主应了一声,从身后拿了孔明灯给他,收了钱后便又继续低头制作了。
路过曹婆婆的摊位时,那里也聚集了不少人,许多人是在街上逛累了停下来吃东西的。
“子澹、子由、小妹!”曹婆婆眼尖的看见了他们,对着他们挥了挥手。
他们也笑着回应,已是戌时,担心一会儿会饿,苏轸顺便从摊位上买了五个桂花饼和月团带着。
跟着苏轼穿过眉山城繁华的主街道之后,周围吵闹的声音渐渐变少,再穿过一条小路之后,他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之上。
这片草地旁有一条河流,正是他们之前放灯那条河流,但这里的河水却清澈见底,透过月色隐约可以看见河流底下的石子。
月亮倒映在水流之上,仿佛水中也多了一弯圆月。
翠绿草丛之间不时有白色蒲公英的种子飘来,沾上了点点桂花的香味。
一闪一闪的亮光朝他们靠近,飞舞在半空中、河流上,这是史凌汐第一次看见这么多萤火虫。
中秋节之后天气转凉,那个时候萤火虫便更少了吧。
“阿嚏。”赵桀原本觉得有趣抬手去接蒲公英的种子,不想吸到了鼻子里,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他这一个喷嚏把他们几人之间的隔阂打去了一半,几个人都不约而同的笑出声来。
几个人将孔明灯拿好,又把街上买来的笔墨也拿了出来。
“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们每个人便写一句期许或愿望在这孔明灯上吧。”苏轼这么提议着,随即拿起笔笑道:“我先来。”
“愿得年年岁岁月如此夜明。”苏轼抬笔几乎是一气呵成便写完了。
“大哥,写得好,那下一位谁来写,不如义王殿下吧。”苏轸这么说着,苏轼赞同的点点头,将手中的笔递给了赵桀。
“本王可没有你们那文采。”赵桀拿着笔犹豫了片刻,听到他们说:“随便写就好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赵桀闻言不再推脱,而是径自写道。
史凌汐看见他写的诗句,忍不住偷偷笑出声来:不得不说,李白这句诗和赵桀很搭啊。
“苏辙。”赵桀写完之后将笔递给了一旁的苏辙。
苏辙沉吟了半晌,终于写道:“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