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十二章(2)
作者:潍水轻舟      更新:2024-11-28 22:19      字数:3279
sp;“是啊,虽然如今天下太平,可这太平终究是许多将士浴血换来的,我们也很想知道边关的生活。”苏辙这么说着,苏轼也在一旁跟着点点头。

  狄青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说,眼中满是感动。

  其实前两年他平定了叛乱之后,朝廷虽然对他奖赏有嘉,可不少大臣私下议论纷纷,总觉得他会抢了他们的风头,想要将他赶出京城。这些事情他其实早便知道了,天下间皆可以误会他狄青是个贪图富贵荣华之人,可只要百姓们过得安稳,他便也问心无愧了。

  这一次若不是他年纪大了,腿脚又不方便,他还会一直驻守在边关之地,为朝廷尽上他最后一份力。

  ******

  “我从十六岁便开始参军,可以说相对而言,军营更像是我真正的家。”狄青这么说着,众人都开始安静的听了起来。

  看着狄青讲着他在军营中岁月的日子,眉宇间那神采飞扬的模样,史凌汐才恍然间明白了一句话:“有些人天生就是属于战场之上的。”

  狄青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大战西夏的那段日子,是他最初成名的时光。

  “面涅将军”的威名传遍西夏的军队,人人闻风丧胆,所向披靡。

  “军中的黄沙尘土飞扬,偶尔难得一见的落日余光,大概都比不上这汴京城的一花一木。”狄青这么说着,似是深有感触一般,他虽然离开战场不过几年的功夫,可他已经有些怀念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将士们了。

  “汴京的繁华自然是天下该有的样子,可军中那段艰难的岁月也是天下的样子,无论哪一面他们都是天下真正的样子。”狄青这么说着,眼中似有泪光闪现。

  或许在军中的岁月是他最最风光的岁月,比起在京城做大官,他更想要驰骋沙场。

  在繁华的城中待的久了,遇见的人多了,反而越来越看不懂人心,看不透事事了。

  就像同朝的官员们,大家同样都是为朝廷尽忠效力,比起别人,他狄青从来没有少做什么。可不知为什么,他得到的从来都是满朝的排斥和不满。

  他知道总是有人背后告诫圣上,要小心他,要提防他,他心中委屈,可却什么都不能说,什么也不能做。

  如果是在战场上碰见瞧不起他的敌人,大不了便是兵戎相见,用结果来说话。

  可如今毕竟不是战场,他若是用了武力,只会被人说成是个滥用武功的人罢了。

  这么想着,狄青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兴许像他这样的人,只适合待在军营之中,战场之上吧。

  ******

  房间内一片沉默,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狄青将他自己在军营中的所见所闻大体讲了一遍,他们也似乎看见了他所经历的那些戎马岁月。史凌汐看着面前这位年近半百的大将军,心中暗自感叹,不禁想到了宋仁宗评价狄青的话:“青乃朕之关张,他有威名,贼当畏其来。”

  “刚才两位说明天要去拜见翰林学士欧阳修,若是见到他,记得带我向他问声好。”狄青见众人都不说话,便看向对面的苏轼和苏辙说道。

  苏轼和苏辙闻言连连点头:“我们定然带到。”

  听狄青这么一说,史凌汐才想起,虽然大部分的文官对狄青这位武将并不待见,可欧阳修和范仲淹等人算是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