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四十六章(1)
作者:
潍水轻舟 更新:2024-11-28 22:20 字数:3506
汴京城南街偏僻的巷中有个小酒馆, 程子才和史安安此时正坐在里面。
“有什么话现在可以直说了吧。”史安安看着对面但笑不语的程子才,终于忍不住改口说道。
“史姑娘大可不必如此防备于我,说起来我们应该是同一路人才对。”程子才这么说着, 见史安安一愣,又继续道:“你不喜欢苏家, 我也是一样, 我们何不一起联手,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史安安听了程子才的话, 见他脸色平静, 禁不住问道:“你可是有了什么主意?”
如今苏洵三父子刚到汴京城不过半年光景,可在朝堂内外已经算是小有名气。
一方面有义王赵桀的名声加持, 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才华也受到朝中大臣们的赏识,若是按这趋势发展下去, 明年年初的礼部会试,他们定然能够大放异彩。
若是任由他们这么下去,只怕以后想要对付苏家人便是难上加难了。
“如今他们和义王走的近,何不从他这里下手?”程子才这么说着, 史安安叹了口气。还以为他会有什么更好的主意, 她之前从赵桀下手,不仅没有成功反而适得其反。
“圣上现在对义王颇为重视, 就连重阳灯会的主持权也都交给了他, 从他下手岂不是和皇室为敌?”
程子才知道史安安误会了, 便笑着解释道:“史姑娘只怕是误解了在下的意思, 其实……”
史安安听着程子才的分析, 原本有些暗淡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看样子,以后又有好戏可看了。
******
九月九日,日月并重,两九相重。《易经》中九为阳数,故而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节。
重阳节从唐代开始便已经在民间兴盛,自此之后一直延续至今。
秋意渐浓,重阳节时人们往往会登上高处秋游望远,感受大好河山。
在汴京,各大高楼早早便被站了位子,不少百姓也会去城外附近的山上游玩。
不少女子还会在鬓发间插上茱萸花、菊花或是木芙蓉,而在这一天汴京城无论街道或是游览场所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菊花,颜色多样,目不暇接。
根据《岁时广记》记载,当时汴京城中女子已经不再将新鲜茱萸花或是菊花插在鬓发间,而是用彩缯剪裁城茱萸花的样子系在鬓发之间。
从这时候开始,重阳节插茱萸花的习俗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辟邪消灾,更多的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赠送自己精心剪裁而成的茱萸花已经成了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
这天清早之时,苏辙和史凌汐他们便换上了前日买的新衣,梳洗打扮过后,几人便一同上了街。
重阳节时,街道的小吃摊位有专门的花糕和菊花酒贩卖,这是重阳节的特色。
刚走到街上,远远地便能听见小贩的叫卖声,不远处花香、酒香混合在一起,秋风袭来带来丝丝凉爽的同时,也将酒香、花香送到了身旁。
北宋都城汴京一年有四大灯会,分别是中秋灯会、重阳灯会、春节灯会和元宵灯会。
这四个灯会各有不同,中秋灯会和元宵灯会更多的是以观赏为主,而重阳灯会和春节灯会则多是为朝廷和百姓祈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