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激动得跪在巡视的堤上,拜谢天地。
四爷等人,也纷纷效仿康熙,拜谢天地。
一个时辰后,众人回到到军营。
康熙立马就去确认了噶尔丹的尸体。
只见噶尔丹平躺在担架上,面上七窍流血,且流的是乌黑色的血。
虽说面部七窍流血,但康熙也能够认出来,这是他一直想要征服的敌人。
康熙亲自确认这具尸体,就是噶尔丹后。
面上的凝重才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胜利者的笑容。
接着,他挺直了身板,沉声下令:“好!很好!传令下去,即刻将噶尔丹的遗骸送至京城,悬挂于城门示众。再依照当年吴三桂的例子,将其遗骸捣碎,撒在刑场!以儆效尤!”
他的声音洪亮,犹如霹雳般,回荡在军营之中,震得在场的人双耳发麻。
整个人更是透着帝王霸气,和绝对权威的倨傲。
大概噶尔丹死前也知道,若是被康熙逮到,除了被招降,下场便会凄惨。
不是千刀万剐,就是车裂。
不如自行了结,来的痛快。
所以,他就算身处绝境,也要终于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原则。
宁可玉碎,也不贪瓦全。
更不接受大清王朝的招降,体现了一方汗王的可贵气节。
在场的官员和将领,听了康熙的话后,自是豪情壮志地拍了好些马屁。
同时,也在想着,自己往后可千万不能犯错。
否则的话,恐怕连个全尸都没有。
大家都知道,这么些年来,噶尔丹的叛乱,使得康熙忧心忡忡,焦头烂额。
且噶尔丹为人又狡猾,几次逃遁。
给康熙与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危机。
百姓们更是因此颠沛流离。
康熙不仅仅是以儆效尤的意思。
也有让其余的藩王,和蒙古一代蠢蠢欲动的人,老实些。
此刻,直郡王望着康熙,一脸的崇拜。
与其说是崇拜,他的眼神,更多的是对至高无上的权利,所流露出的向往。
仿佛在说:总有一天,本王也要成为,像皇阿玛一样的人。
九爷虽说不务正业,却也是个阴毒性子。
关键时候,那是毒死人不偿命。
未达目的不罢休。
之前他是大清的富翁,现在不做买卖了,坊间便给他起了个外号,毒蛇九爷。
所以,他对康熙的做法,还是很赞同的。
对于敌人,就是要狠!
至于三爷么,他就有些不赞同了。
他读了那么些书,教他要尊敬敌人,尤其是逝去的敌人。
因为,是敌人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但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反驳。
免得又得挨训,那么,喜事都变得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