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猪的优势(2)
作者:
爱吃鱼的胖子 更新:2022-10-22 15:55 字数:2808
�对李龟年道,“你刚才说这猪肉有诸多好处,老夫家乡在岭南,那边的百姓都喜养猪,然而,这猪肉却被北方人说成是臭肉,你倒是说说,它好在何处啊!”
李龟年笑了笑道,“北方人闻不惯猪臊味,南方人也闻不惯羊臊味,其实啊!没有骚味的肉,不管是猪肉还是羊肉,都非常好吃。
就比如今天咱们吃的这些猪肉和羊肉,就是哥舒用西域那边的一些方法去了臊味的,它闻起来就更香,吃起来就更爽,可见,不是肉的问题,是烹调手法的问题。
当然,羊肉,只需要用松树棒,桂树皮和一些香料就能去味,猪却是要通过一些其它的手法。
像公猪,可以将其阉割,然后用较小的猪舍圈养起来,不给它活动,多长肥膘,此外,在猪舍里要设计好排粪的沟渠,不让它长期在粪水里打滚,那么长成以后,它的肉自然就不臭了。
而且,这猪的出肉率,乃是所有牲畜之最,您有没有想过,它与牛,羊,驴,马等牲畜比较的优势?”
李龟年之所以对猪这么了解,也是因为他的后爸中,就有一个是做这个产业的,而且品牌做的非常大,他曾经去参观过养殖基地,看过一些公司的宣传片和内部数据。
“这个,也能比较?”高力士有些诧异道。
在东汉时期,汉人们就已经开始将主要肉食,从狗肉转移到了猪肉身上,开始精选良种猪圈养,著名的张屠户,就是杀猪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以游牧民族为主,南方以汉民为主,南北方开战多年,没有牧场的南方汉民为了有肉吃,便开始大面积普及圈养家猪,北方,则是因为胡人向来以食羊肉为主,形成了南北较为明显的饮食文化差异。
等到了隋唐时期,南北一统,养猪,便迅速的全国普及起来,要问老百姓们为什么对养猪的热情这么高?
那是因为养猪更实惠。
李龟年用漏勺给李隆基舀了一个煮好的手工猪肉丸,请他尝尝这个猪肉的味道,又对高力士道,“您知道,养一只羊,需要多久,出肉几何,而养一只猪,需要多久,出肉几何么?”
这个时期,可没有像后世那样,专门用酒糟催肥饲料养的肥羊,或者肉猪。
一只小羊羔,从出生到断奶,都要三个月左右,断奶之后,至少要五个月,骨架才会长成,而真正的长到肉膘最丰满的状态,多数要过一个年头。
然而,一岁口的山羊,养的好,也才七十斤左右,杀完的肉,才二十来斤,算上所有能吃的内货,都不到三十斤。
其余的小寒羊,羚羊之类的,稍微好点,可以长到两百斤左右,出肉可以达到七八十斤,但是,这样的羊,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长成,算下来,也只是略微强于山羊。
而猪,即便是用这个时期比较普遍,并且轻松的栓养方式,一年也可以长到一百五十斤以上,出肉率在七到八成左右。
当然,这跟后世半年就长到两百斤左右的肉猪还有巨大差别,但养一头猪,一年可得一百多斤肉,这个出肉率,差不多是羊的五六倍。
另外,养猪也更省事,食物杂的很,不需要出去放,农夫上田,回来顺道打些猪菜,加些麸皮,就能对付一天。
养羊的话,一旦上了个十几只,就得一个劳动力整天为它们服务,要赶到很远的地方去放,食量与出肉率的比例相差较大。
在内心里算了这笔账的高力士和李隆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