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一章 怪异的朔望朝参(2)
作者:
千里风云 更新:2022-10-29 00:06 字数:2639
面色平静地点了点头,似乎是听进去了,又向何瑾问道“何爱卿可还有话说”
“臣”何瑾就拉了个长音儿,然后微微一笑道“还想听听众大臣怎么说。毕竟臣位卑资浅,贸然上书言事也心怀忐忑,是得多听听诸位大臣们的教诲。”
这话落下,潘蕃一下就傻眼了啥意思上来就怂了
这可是上书言事啊,要的就是个气势,就是个理直气壮,唯有舌战群儒方能贯彻自己的观点,取得陛下的青睐。
你,你小子果然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中看不中用的家伙我呸,看来还得是老夫亲自上场
没办法,这会儿他也顾不得身份了,只能赶紧大声咳嗽起来。希望自己能顺利顶上去,不能让这次好不容易发动起的言论战争就此歇菜。
可问题是他咳嗽,其他人更咳嗽不已。而且一个个咳得撕心裂肺,跟得了痨病一样,他的咳嗽声很快淹没其中。
随后,通政司官员又唤了张谊上去。
人家张谊更是猛烈,直接抨击起何瑾道“陛下,何同知不仅位卑资浅、异想天开,更是要葬送我大明王朝”
“太祖海禁之初,的确只是为了防范倭寇侵扰。然其真正用意,还是为了制止无良商贾贪图东洋银货,将粮食、盐铁、铜制钱及违禁品外运,造成本朝物价不稳定及米价等民生必需品价钱高涨,甚至引发动乱危机。”
“何同知不识太祖苦心,只凭臆想便妄议朝政祖制,简直不知所谓”这时候,张谊正气凛然,并指如剑仿佛要斩下奸臣头颅的模样,大声呵斥道“如这等信口开河之徒,位越高对朝廷祸害越大,陛下当尽早罢黜”
“唔张卿所言极是,朕当深思之。”弘治皇帝听了又是深深点头,然后看向何瑾道“你可还有何话说”
“臣还是想听听别人怎么说。”
这时候,按身份和资历终于轮到潘蕃上场了。一上来他就显得急吼吼,拿出了荆轲刺秦的架势,抨击焦芳和张谊道“二位大人所言,才乃怠国取祸”
面对焦芳的理论,潘蕃就拿出了担任巡抚的调查数据,以事实辩驳了纸上谈兵。
至于对张谊的抨击,更是开口言道“太祖立制本意,自是为了大明千秋永固。可时也势也,如今沿海已不同开国之初,已成鱼米之乡,苏湖熟可供天下足。”
“甚至湘浙之地已都不再种植稻米,而改种桑树以换取钱财。粮食物价上涨,百姓自会多种稻米,大明反而只会愈加粮丰物足”
潘蕃这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分析了一波,让一旁的何瑾都有些傻眼谁说我们古代士大夫不懂变通的人家只是没遇到那些问题而已,真正遇到了,你看这逻辑、这论点论据都让人叹为观止。
然后震惊的同时,他就嗯,换了一个比较舒服的跪姿,听起了这场明代版的舌战群儒。
不错,真的是舌战群儒。
因为人家那里可不是只有张谊和焦芳两人,还有一大堆的什么六部官员、御史翰林啥的,在一声声的咳嗽里轮番上阵,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对潘蕃进行驳斥。
如此车轮战一场场下来,潘蕃虽说是越战越勇,但渐渐也口干舌燥了。
尤其瞟到何瑾一副看戏的模样,更是心浮气躁小子,你啥意思一次都不帮腔,看戏是吧
也因为想到这里,潘蕃忽然有些醒悟没错啊怎么说好的一起上书言事,现在反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