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围城打援(2)
作者:
飞砂风中转 更新:2022-10-28 19:11 字数:3202
��征西将军高顺的指挥下撤开了四面围城,将兵马悉数调往城南方位,摆出了集中兵力与吴军大战的姿态。
在这过程中,曾有谋臣建言张绣,趁荆南军远来疲惫,而楚军有以逸待劳之势,即刻进攻程普,则可以轻易大胜吴军。提出这个建议的谋臣自然是足智多谋的楚国太尉陈宫,但一贯重听谋略的张绣这一次却并未采纳陈宫的这条建议,而是决定待吴军休整完毕再与之决战。
陈宫:“今吴军千里跋涉,而我军以逸待劳,又占有山川地利,若在程普立足未稳之际,以骁骑先驱突击,尽发锐士健卒攻杀敌军,则一日之内可降吴军也!”
张绣:“汝计固然善也,然此立鼎之战,吾大楚若真正想要立威于诸侯国间,却不可行趁人之危之策。此战吾军须堂堂正正来打,孤王宁愿最后落得宋襄公一般下场,也不愿胜之不武,此战吾等好好打便是!”
昔日春秋争霸,宋国与楚国在泓水会战,楚军渡河进攻,宋襄公却否决了目夷提出对楚军半渡而击之的策略,坚称宋军是仁义之师,不能趁人之危,坚持等楚军全渡过了河摆好了阵势才开始进攻,结果宋军不敌楚军,宋襄公也因此受伤感染去世,最后是给后世留了一个大大的笑柄。
陈宫闻言只有默然。张绣都明着摆出了宋襄公的光辉(zuosi)事迹,这一方面证明他是下定了决心想光明正大正面与吴军大战一场,另一方面也说明张绣有绝对的把握来打这一仗。
……
三日之后,赣水之野,吴王孙权亲统城内三万吴军主力出城,与程普部四万人马会合在一起,共计是七万多大军,陈兵列阵在南昌城池西南赣水之滨,与楚王张绣亲自坐镇指挥的九万楚军对峙。
因为楚军将兵力先一步集中在了南昌城南,所以使得从南而来的程普是无法直接和孙权会合,而要想合兵一处,则必须孙权率部出城接应,这样楚军就可以迫使吴军来与自己在城外野战了。
当然其实楚军是可以放程普的人马与孙权直接会合的,因为南昌城内的粮草有限,最多够七八万吴军一起吃个把月的。而豫章诸属县又大多叛吴降楚,不大可能有粮草运来,就算有也冲不破楚军游击散骑兵的封锁。到最后也只能是出城决战。
说白了,吴军是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的,而张绣需要做的,就是将吴军的可能进一步扼杀,尽可能的奠定楚军的胜势。
就比如现在,张绣迫使孙权和程普不能顺利合兵一处,却是给自己增添了一点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吴军自己配合度默契度问题。想想吴军两部才合兵,战力不均,各部相互不熟悉,又如何能在阵容整齐的楚军面前打出表现来?
两军对圆,孙权先出马,指着张绣便是厉声喝骂道:“楚贼张绣,刺杀我兄长袭夺我孙氏江东基业还不够卑鄙无耻么?怎的还有脸面来犯我孙吴?”
这边张绣挨了恶骂,却是坐在顶着冕盖的车驾上大笑出声,对着身边的陈宫太史慈等文臣武将说道:“这碧眼儿虽年纪轻轻,但这叫喊之声却中气十足,若假以时日,说不定还真能雄视一方。”
说罢,张绣站起身,旁边的歆立即靠前问道:“大王欲上马出阵乎?”
张绣站定,抚剑摇头笑道:“不必了,孤王可没兴致与一个将成阶下囚的人磨嘴仗。”
“高顺听令!”张绣叫道。
正前方的楚国征西将军高顺回声应道:“末将在!”
“孤王现赐你令剑,此战诸杀伐之事便托付给将军了!不论外军内军,诸将各部务必以高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