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俄国的未来(2)
作者:会变的尺      更新:2023-01-06 15:31      字数:3103
��,以感谢他在这次事件上所做出的贡献。

  直到这个时候,吴畏才知道,这个一直跟在斯托雷平身边的年青军官同样是工党理念的拥护者,与乌里扬诺夫他们不同的是,他这一派更倾向于与统治阶级达成协议,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这种转变。

  也就是因为这个机会,吴畏才真正了解到俄国工党在国内下层人民中的影响有多深,有很大一部分士兵和青年军官即使不肯加入他们,也对他们的理念抱有好感。

  和布隆施泰因分开后,吴畏冷静下来仔细想了一下,愕然发现这不是天下无人不通共的节奏吗?

  吴畏不知道斯托雷平和乌里扬诺夫达成了怎样的协议,但是很快,乌里扬诺夫就真正加入到了斯托雷平的工作中去,开始放手发动水兵和下级军官。

  以此为契机,斯托雷平组建了“国家政治保卫局”来开展作,这个机构被简称为“格别乌”。

  说实在的,吴畏想过建议斯托雷平把这个机构命名为“契卡”,可惜他真不知道这是什么词组的简写,就算叶卡捷琳娜再怎么相信他,斯托雷平也不可能同意使用这种明显带有胡闹性质的名字。

  斯托雷平的工作不仅仅激发出水兵们的热情,同时也让使团的卫兵们感觉到了希望,拥有这些来自基层的支持后,斯托雷平在这三艘战舰上面拥有了不容质疑的权力。

  两天后,以叶夫斯塔菲号战列舰为旗舰的沙皇使团舰队进入波罗地海,斯托雷平以沙皇的名义一举控制了波罗地海舰队的大多数舰队高官。

  然后临时武装起来的水兵和使团卫兵接管了波罗地海主力舰船的控制权。

  本来已经准备好秘密接应叶卡捷琳娜一行的高尔察克少将只能目瞪口呆的接受了这一切。

  天地良心,以他在波罗的海里的地位,也只悄悄拉拢了两艘战舰效忠皇后,无论如何他也想不到,叶卡捷琳娜的目标居然是整个舰队。

  有了这个成功的案例,叶卡捷琳娜精神大震,在波罗的海接受了新任波罗的海舰队高层的效忠并进行补给后,舰队出港驶向北极圈。

  此时叶卡捷琳娜的舰队已经成为拥有七艘战列舰和五艘巡洋舰,大量补给船的庞大舰队。

  在白海基地,叶卡捷琳娜改组了俄国北海舰队,然后在北海舰队派出的向导舰带领下全速赶赴海参崴。

  二十世纪初低效率的通信手段让俄国国内高层们的反应速度远远落后于叶卡捷琳娜的行程,根本无力阻止叶卡捷琳娜的远东之行。

  经过漫长的航行后,舰队终于赶在冬季封冻期前绕过勘察加半岛,到达巴浦洛夫斯克。

  自从中俄战争*和国收回了海兰泡之后,俄军布置在远东地区的海军力量就收缩到海参崴和巴浦洛夫斯克。

  由于俄国在远东地区兵力空虚,叶卡捷琳娜已经完全不需要像在欧洲时那样谨慎的使用沙皇名义来控制军队。

  主要由三大舰队水兵组成的部队迅速接管了两座军港,然后斯托雷平的格别乌开始展开工作。

  俄国舰队的到来让驻防黑龙江的第三十一师大为紧张,全师上下进入战前准备状态。王启年的第三十二师两个团和第一山地旅主力也开始收拾物资,准备随时增援黑龙江。

  但是一切紧张空气很快就因为吴畏带来的总统令而消失了。

  三十一师主要的防御对像就是俄国的西伯利亚军区,所以对于中俄双方达成和平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