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谁的军队(2)
作者:会变的尺      更新:2023-01-06 15:44      字数:3181
这种作法的另一个弊端就显露出来,因为培训工作大多数由布党主持,不可避免的在培训过程当中加入了大量俄共的宣传材料,直接后果就是三大军团中有相当一部分士兵委员加入了俄共,尤其是乌里扬诺夫的多数派,使得布党的信徒迅速增加。

  这种情况被谢苗等非俄共将领注意到后,很快反映到了最高层面,然后迅速加剧了斯托雷平和乌里扬诺夫之间的矛盾。

  斯托雷平要发展国力,就必须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工人数量的增长就是最重要的附加成果,在这个时代,工业自动化的概念还没人知道,基本上所有的工业产品都要靠人堆,要发展工业,首先就得有工人。

  俄工的基础就是工人阶级,斯托雷平的工作成效越显著,俄工可供开拓的土壤就越丰富。

  这样说起来,斯托雷平和乌里扬诺夫两个人的工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问题在于,斯托雷平需要工人们来创造价值,让国库充盈。而俄工的目标是让工人阶级摆脱无产者的贫困,摆脱朝不保夕的日子。

  斯托雷平算是新兴贵族,除了家里有一些田产外,主要靠在政府的工作获得收入,家族里也没什么人从事工商业,自然用不着相信资本的良心。他并不会反对让自己的国民生活得好一点。但是至少在目前来看,他必须依靠压榨国民来获得财政收入,来保证与南方政府的战斗不落下风。

  斯托雷平面临的局面,乌里扬诺夫不但知道,也是支持的。但是显然两个人对于政府和人民之间财富的分配有一些分歧。斯托雷平虽然想不出“阵痛”这种说法,意思却差不多,希望工人们拿最少的一份,吃饱肚子就行了。

  但是乌里扬诺夫则希望至少要让工人和他们的家人吃得起面包,最好还能吃点鸡蛋牛奶什么的。同时有略微体面的衣服和时间来进行日常活动。最好能控制工人的连续工作时间。

  这个要求看起来不高,但是很显然要占用相当一部分资源,毕竟俄国的农业并不是那么发达,特别是北俄的土地,发展农业限制很大,要让人人有面包吃,那就得大量从国外进口主粮。

  至于控制工人的工作时间,就更是让资本的良心们感到不安,那可都是钱啊。

  本来双方就已经在经济领域斗得不可开交了,只不过双方高层都不想影响到独立战争,所以至少在表面上看,矛盾还没有激化。没想到焦头烂额的斯托雷平一转身发现俄共的手已经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伸进军队当中去了。

  这一次斯托雷平就真不能忍了,要是军队都跟党走了,那他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所以立刻在叶卡捷琳娜面前提出了全部解散士兵委员会的建议。

  北俄实行的是首相负责制,斯托雷平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因为军方将领并不向他效忠,所以这种涉及到军队的问题,必须由叶卡捷琳娜来裁决。

  叶卡捷琳娜倒是还记得士兵委员会是吴畏提出来的,只不过她并不了解具体的执行方法,当然也不知道现在的士兵委员会已经回到了历史上的正轨当中,并不是吴畏最初建议的那样。所以下意识的就想否决。

  好在她也知道斯托雷平不会无的放矢,于是亲自写信征求三大军团长的意见。

  三位军团长的意见究竟是什么没人知道,但是很快陆海军都开始整顿士兵委员会的委员,规定委员们不能公开宣传党派思想,各党派不得在军队当中发展成员。同时有目地的减少布党成员在委员会中的数量。很显然在这件事情上,身为军团长的布隆施泰因和约瑟夫保持了对皇后的忠诚。

  但是无论如何,布党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