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西南望太行(三)(2)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6:51      字数:3270
br />   另外,宋哲元对唐秋离狠揍殷汝耕,也是大为解气,他平时没少受这个铁杆汉奸的气,这家伙,仗着背后有日本人给撑腰,不断的提出无理要求,自己还不敢过于得罪,免得日本人掺和进来,使华北的局面更加复杂化。</p>

  现在,独立师替他出了一口恶气,接到冀东保安总队全军覆没的情报后,宋哲元高兴的喝不少酒,他对殷汝耕这个大汉奸,也是深恶痛绝,内心里,宋哲元还是很有民族正义感的,这两种因素加在一起,他对唐秋离的印象极其良好,尽管到现在两个人还没有见过面。</p>

  部队在廊坊暂短停留后,渡过永定河,往涿州方向开进,沿途有不少的百姓夹道观看,多少年了,就没见到过这么威武的中队,看这些棒小伙子,瞅着就给中国人提气。</p>

  听说这支部队,是在东北打完鬼子过来的,老百姓自发地把家里的好东西拿出来,一个劲儿的往战士们的兜里塞,这种情景,使红军系统的军官们,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在苏区时,那种热血澎湃的场面。</p>

  战士们第一次受到老乡们这么热烈的欢迎,感觉到特别自豪,自己在东北,和鬼子浴血奋战,老乡们没有忘记自己,进山海关后,那种淡淡的离乡愁绪,一扫而空,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p>

  再加上部队行军沿途,纪律严明,严格执行三大纪律七项注意,没有发生一次骚扰百姓的事件,倒是顺便消灭了几股为害乡里多年的土匪,为乡亲们解决了多年的匪患。</p>

  华北独立师的名声,就像挡不住的春风一样,沿着部队的行军路线,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河北、京津地区传扬开来,全面抗战爆发后,为部队在敌占区的行动,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而且,华北地区的很多热血青年,都慕名前来参军,使部队的实力,迅速扩大,成为了华北地区对日作战的中坚力量。</p>

  独立师这样大张旗鼓的行军,在平津周边的日军,却没有一点动作,有几次,唐秋离故意让部队选择有日军据守的路线行军,大队人马,就从鬼子的眼皮子底下经过。</p>

  没见到鬼子采取什么行动,倒是战士们心里直痒痒,恨不得几发炮弹过去,端了鬼子的狗窝,唐秋离暗生警惕,鬼子对于自己如此忍隐,定是没有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他们的情报机构,不可能不知道自己部队的来历。</p>

  唐秋离采取这种行军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炫耀武力,也是给小鬼子的警告、威慑,别轻举妄动,华北可不是只有二十九军这一支中国武装,还有独立师这样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p>

  鬼子想搞点动作,得掂量掂量,在他的内心里,很是希望能制止七七事变的发生,这将会使数亿中国善良的平民,免于战火涂炭,也不会为了抗击日寇,而付出那么大的牺牲。</p>

  他率领数万健儿入关,也是这个目的,把日寇的狼子野心,尽量遏制在平津地区,使战火不往中原地区漫延。</p>

  部队过涿州,经涞源进入太行山区,沿着南下总队的行军路线,在一九三六年六月四日,和前来接应的刘春骑兵一支队会合,进入黄崖洞地区,从部队在五月初离开东北,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期间,还打了几场漂亮的歼灭战,终于胜利到达黄崖洞根据地,结束了这次征战一千余公里的战略大转移。</p>

  分别了一个多月的战友,见面后,恍若隔世,激动得互相拥抱,尤其是刘铁汉,自从唐秋离选择了从锦州一线,一路打过来的计划后,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生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