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粉墨登场(2)
作者:
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6:52 字数:3190
��华北的地方实力派遥相呼应,达成政治媾和,所有的一切,我们不得不防,请委员长三思。”</p>
何应钦的确厉害,典型的军人加政客混合体,从各个角度来分析一个简单的剿匪行动,进而引申到更深层次的含义,把唐秋离描绘成一个野心勃勃、充满权力的人,尤其厉害的一招,是把唐秋离和陕北那边的共党联系在一起。</p>
他在蒋委员长身边多年,知道老头子的逆鳞在哪里,老头子平生最忌讳的是,地方实力派坐大,不听中央的指挥,和勾勾搭搭,这对他以三民主义一统中国的毕生心愿,大相径庭,完全相反,最近几年,又增加了日本人这个外来的不安定因素。</p>
而他最忌恨的就是和有联系,蒋委员长有一句话,能反映他对和日本人的态度,“日本人只想要我的地盘,而是我的地盘和性命都要。”</p>
从这句话里面,不难看出,东北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可以让张学良的几十万东北军,不战而拱手让出东北,却倾其全力,对共党穷追不舍,观其一生,始终是他的死敌,必欲除之而后快。</p>
何应钦的一番话,确实说到他的痛处,他到不是担心唐秋离在华北搞什么自立为王,凭着唐秋离的那点道行,还差得远呢,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又如何,坐拥两广,兵多将广,占尽地利,还不是被自己兵不血刃的轻松击败。</p>
他担心有两点,一是唐秋离年轻气盛,再加上独立师在东北和日本人打得你死我活,一旦唐秋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华北和日本人打起来,那就会打乱自己的全盘部署。</p>
二是和共匪勾搭在一起,这是他最大的忌讳,虽然目前没有任何迹象和情报表明,有这方面的苗头,可是,的蛊惑和宣传能力,自己多有领教,极其可怕,单就是独立师百般推脱,去陕北剿共前线这件事,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怀疑。</p>
敬之的话,有几分道理,可也有更多的报复成分在里边,事情的起因,还是在那个殷汝耕的身上,说实话,对殷汝耕这家伙,自己没有什么好感,打着的旗号,干着汉奸的勾当,明目张胆的抱着日本人的粗腿,硬是在河北东部,划出一块地方,这样的家伙,教训一下也好。</p>
自己暂时没有这个精力,来理会殷汝耕和他的什么自治政府,独立师替中央出手,倒是挺合自己的心意,这个敬之啊,和一个毛头小孩子较什么劲,缺乏大家风度,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难怪你当不了领袖。</p>
戴笠早就把你和殷汝耕,有密切联系的事情,报告给我了,再说,当初把唐秋离放到华北,也是出于全盘考虑,一方面是牵制与中央貌合神离的宋哲元,防止他一家独大,另一方面,也是威慑日本人,我蒋某人已经让得够多的了,别再得寸进尺,想到这里,蒋委员长面色平静,抬头看了何应钦一眼。</p>
何应钦的心里,一阵紧张,委员长这一眼,大有深意,似乎看透了他的意图,他忽然觉得自己,今天有点儿操之过急了,话说得太多,而且意图很明显,攻击性太强了,面前这位老同学,可是玩政治的高手中的高手,自己十个加在一起,也不是对手,在他面前玩这个,有点弄巧成拙。</p>
何应钦心里暗自懊悔,今天的谈话,过于直白,表现太失色,都说咬人的狗不露牙齿,自己不但露出牙齿,还叫出声儿,他的心里正五味杂陈,什么滋味都有的时候,蒋委员长声音干巴巴、一点都不带水分的问道:“敬之,独立师唐秋离身边,有我们的人吗?”</p>
“委员长,雨农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