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毒计频出(2)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6:53      字数:3229

  就在昨天晚上,负责海坨子山战场的二十九军骑兵旅参谋长,带着满身的征尘,凯旋而归,此战,共歼灭王英匪部骑兵队四百余人,土匪无一漏网,缴获战马四百余匹,我方伤亡四十八人,阵亡十八人,余着皆为轻重伤员。</p>

  其中,二十九军骑兵旅的两个连,伤亡三十九人,独立师骑兵第一旅骑兵连,伤亡九人,出现这么大的伤亡,很是出乎唐秋离的意料。</p>

  这很不符合唐秋离的要求,按照他的预计,海坨子山之战,最多伤亡十余人,现在,超出了预计的四倍多,他真想问问这位指挥战斗的旅参谋长,这仗是怎么打的?</p>

  看到那位参谋长兴高采烈的样子,唐秋离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骑兵旅的伤亡,占了百分之九十还多,自己怎么能忍心责备他,何况,还不是自己的部队。</p>

  也许在这位参谋长的心里,以这么小的伤亡为代价,消灭了四百多土匪,已经是空前的胜利,在骑兵旅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旅长和旅部的军官,高兴的要请这位凯旋的英雄喝酒,自己何必扫兴。</p>

  现在,他带领三千多骑兵,离开依依不舍的冬暖泉父老乡亲,身后,多了两千四百多新兵,就是这短短的几天,部队的民运干事,已经把独立师的名字和声誉,深深的扎根在冬暖泉的百姓心中,再加上骑兵旅的战士,一律按照独立师的纪律标准做,更是让当地的百姓,体验到了这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部队。</p>

  在当地,掀起了参军的热潮,连附近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送自己的子弟到部队,先后招收了两千四百多名新兵。</p>

  从中精挑细选四百多新兵,都是有骑术在身,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精壮青年,以蒙古族居多,编成一个新骑兵营,其余的编成一个新兵团,跟随大部队行动,现在,唐秋离分不出兵力,护送这些新兵到黄崖洞,接受新兵补充旅的训练。</p>

  只好带在身边,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在日军两个联队前面,纠缠住他们,觉得身边的兵力显得单薄,他给刘铁汉发电报,从围困部队里,抽出两个团,迅速与他会合,共同完成监视日军第三旅团的任务。</p>

  远在山西太原的阎锡山长官,今天心情不错,这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巧妙的利用各种,光明正大或是卑鄙无耻的手段,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把山西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中原大战,和他一起打蒋某人的冯玉祥,兵败之后,被迫下野,远赴国外,兵权尽失,唯独他,不但地位无损,反而是独善其身,山西是山西人的山西,这话有点儿绕口,不过推理下去,就会明白,阎锡山是山西人,所以,山西就是阎锡山的山西,当仁不让,舍我其谁。</p>

  阎长官一边打着太极拳,一边考虑问题,那个新崛起的华北独立师唐秋离,很受老蒋的器重,刚到华北,就得到了武器装备的补充,我阎锡山替他老蒋镇守山西多年,也没见他这么大方,阎长官的心里,不免有些酸溜溜的。</p>

  往更深一层考虑,老蒋把这个初生之犊不惧虎的后生,放在华北,不单单是为了牵制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恐怕也是防着我阎百川一手,怕我插手平津的事务。</p>

  你蒋某人也太小看我阎百川了,平津那个烂摊子,俺唯恐避之不及,还一脚踏进去,日本人那是好惹的?也就是宋哲元那个老憨,才接平津和冀察这个烫手的山药。</p>

  把姓唐的那个后生,放在华北宋哲元身边,可见老蒋对他的器重,这是一个崛起的新贵,都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