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燕京潜流(2)
作者:
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6:53 字数:3227
�兄弟,而今的背叛,那种黯然失色,意兴阑珊,扼腕叹息的神态,而感到心中郁郁。</p>
和带队接记者团,到小五台山战场的秋泉见面后,唐秋离的心情,还是有些黯然,他想到的是自己,当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到来时,跟随自己多年的挚友和伙伴,能否出现像二十九军那样的局面?甚至成为刀兵相见的仇人?</p>
敏感而心思缜密的秋泉,看到唐秋离兴致不高,也没有过多深问,他了解这个弟弟,如此年轻,肩上承受的负担,远远超过同龄人,怎能强迫他做到哪些老江湖那样,喜怒不形于色,尤其是在自己的哥哥面前。</p>
秋泉简单的汇报了记者团的情况,特别提到,南京新闻记者团的领队,是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一位副部长,要求一定要和师长见面,被秋泉以师长在前线指挥,无暇赶到北平亲自迎接为理由,搪塞过去。</p>
这位副部长,对宋军长遇刺一事,颇感兴趣,多方打听,而且,刚到北平安顿下来,就特别召见了梅婷,据山虎汇报,梅婷和这位副部长,密谈了几个小时。</p>
唐秋离听完,颇感意外,国民党中央党部,那是二陈兄弟的人,应该属于中统系统,而梅婷是军统系统的人,两人不相统属,现在却搞到一起,只能说明,南京政府,在宋哲元遇刺这件事情上,内部取得共识,认为这是中央势力,重返华北,尤其是平津地区的绝佳时机。</p>
而自己,应该是被排除在外,宋哲元遇刺这么重要的事件,南京国府,竟然没有一字询问自己这个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二把手,平津地区的第二号人物,本身就不正常。</p>
可能是自己拥兵数万,引起了蒋委员长的猜忌,更大的原因,应该是南京国府的某几个政治派系,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政治妥协,目的只有一个,在华北出现权利真空的状态下,不能把这个大好机会,落在自己这个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纯属于外来户的手中。</p>
也不能落在属于本土势力的亲日派手中,中央党部的副部长,只是投石问路,随即而来的,就是各方人马,中央要员,自己在小五台山围困土匪和巴达尔胡,本意是想彻底根绝华北匪患,借此打击日本人。</p>
没想到,竟然触动了中国政坛的敏感神经,把各方势力都搅和进来,一场地方剿匪战,演变成了各种政治势力的角斗场,还有日本人这支邪恶的黑手,一支蝴蝶煽动着翅膀,改变了风暴的方向,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创造历史的过程,远比结果要精彩动人得多。</p>
他告诉秋泉,明天尽快安排记者团启程,前往小五台山地区,沿途务必确保他们的安全,华北的土匪,被一网收进来之后,没有其他的地方势力,敢打这些记者的注意。</p>
只有日本人,必须要加倍提防他们,刚在自己手里吃个大亏,要是能不声不响的吞下这个苦果,那就不叫日本人,明火执仗的前来,没有可能,背地里做手脚,是他们惯用的手法。</p>
毕竟日本人在华北经营多年的情报网,不是吃素的,能让自己见恶于国内乃至世界的各大媒体,甚至南京国府的某些政治派系,是日本人求之不得的,就像自己一样,只要是能让日本人痛苦不堪,闹心不已的事儿,都乐意去做。</p>
唐秋离还真没有猜错,这是基于对对手的十分了解,这次南京来的,规模庞大的记者团,还真落在平津地区日军特务机关的眼里,能让唐秋离和他魔鬼一样的独立师,在全中国人面前丢面子,打击他在华北地区的威信和号召力,是日本人出军事行动之外,最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