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整军备战(二)(2)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6:53      字数:3227
lt;/p>

  所以,在民国二十七年夏天,中国由南往北出现了一个让人难忘的景象,陆路、海路、铁路齐头并进,无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抵太行山地区,这一空前的物资大流动,沿途的百姓也跟着沾了光,能挣点脚力钱贴补家用。</p>

  独立师那些军爷,出的价钱高,还讲道理,赶晌午还免费供应一顿饱饭,那菜里可有肥的流油,香喷喷的大肉片儿,一口下去,香到骨头里。</p>

  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来,京沪杭等地的军用物资价格,因此而变的货源短缺,到后来,张全他们干脆在保定设立了军用、民用物资收购站,全国各地的商人蜂拥而来,云集于此。</p>

  一时间,保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由此也带动了保定市内,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市民们因此而收入剧增,贫困人口降到了保定地区总人口的不足万分之一,还都是一些懒汉。</p>

  抗战胜利后,保定地区要修订地方志,那些笔杆子们公认,民国二十七年夏季,是保定地区有史以来,经济最为繁荣的黄金时期,民众生活水平最高的时期。</p>

  即便是这样花钱,抄土匪老巢得来的东西,也没有用完,根本没动老本儿,现在,后勤部长张全也不那么小抠儿了,他就觉得师长咋那么有本事呢?钱干花不完,进的比出的多。</p>

  张全一大方,干脆通过德国的渠道,进口了三百辆汽车,连带着各种零配件,还有够使用年的各种油料。</p>

  张全的本意是,这么多的汽车,将来后勤部门运输物资,就不用装的少、速度慢的畜力车了,他那里想到,这个意外之举,为以后独立师组建快速反应部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这还不算,在张全的主持下,利用黄崖洞里面的水资源,在一个大山洞里面,建起了水利发电站,发电量供应整个黄崖洞都绰绰有余,多余的电量,用来改善黄崖洞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使位居深山的黄崖洞,在整个华北地区,率先进入电气时代,可能是张全对东北基地的电灯念念不忘。</p>

  在秋生的主持下,把黄崖洞地区的防御工事,又全部加固和强化一遍,正面碉堡的强度,能扛得住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的重型火炮,连续三个小时以上的炮击,把黄崖洞卫护得铁桶一般。</p>

  秋生深深领会唐秋离的心思,黄崖洞是独立师的根本所在,全部家当都在这里,容不得半点儿马虎,除此之外,还在这里建立了完整的通讯网络,要是小鬼子进到这里,在一百公里以外,黄崖洞核心地区,就能得到准确的消息。</p>

  秋生和张全忙得热火朝天,唐秋离一点儿都不插手,这里面也没有他什么事儿,围困小五台山的部队,全部分散到太行山区的各个地方,以县级地域为单位,广泛建立地方武装,招募新兵,按照唐秋离的构想,在七七事变之前,部队的总兵力要达到十万至十五万人。</p>

  地方武装要达到三十万人以上,并且形成递进的组织结构,地方部队,随时能补充主力部队,为此,从独立师抽调大批基层干部,担任地方部队的指挥员。</p>

  这一切,唐秋离都交给李洪刚他们做,这些党员,干这些工作,是行家里手,当然,这些都是以独立师的名义做的,可不敢亮出的旗号,那是自己找死。</p>

  随着唐秋离掌握了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大权,而且没有了那些捣蛋的反对派,政令可以说是畅通无阻,对于一些地头蛇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