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三方满意(2)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7:01      字数:3137
��,还是比较热闹,人来人往,店铺已经开始做生意,各种地方土特产,沿街摆开,唐秋离带着梅雪,兴致盎然的逛小摊儿,也许女孩子天生爱逛街,梅雪的兴致很高,尤其对一些小物件,爱不释手,唐秋离大方的掏腰包,不一会儿,身后的两名卫士,就成了可怜的搬运工。</p>

  唐秋离惊奇的发现,很多货物,尤其是涉及到日常生活用品,都来自定边经济特区,产地上有明显的标志,难怪刘翰章对自己说,可以毫不费力的控制陕北的物资流通,唐秋离脑海里浮出一个计划,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辖区的经济,这是没有硝烟的战斗,比大炮机枪还要有威力。</p>

  基本原则就是,加大对陕北地区的商品输出,敞开收购陕北地区的原材料,使辖区内,丧失自主生产和加工能力,像是控制西北五马那样,可能自己的做法过于狠毒,可是,在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给这支下山猛虎以制衡,当然,不是让俯首帖耳,而是不得不防,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感情归感情,做法归做法,唐秋离只能这样宽慰自己,才能迈过这道门槛儿。</p>

  昨晚的推心置腹,不会影响以后涉及到的根本利益之争,大街上,遇到的红军士兵,看着自己一身的中央军军装,可能是接到过命令,都过来敬礼,神态客气而保持距离,唐秋离敏锐的感觉到,这些普通的红军士兵,内心哪种刻意压抑的仇恨,不是对自己,而是这身军装。</p>

  国共双方血战十年,结下的仇怨,已经渗透到红军士兵的骨子里,不是一句调转枪口,一致对外的口号,就能消除得了的,双方的根本在于主义之争,这是两种水火不相容的意识形态,无法调和,注定会在某一历史阶段,发生激烈碰撞,来个彻底了断。</p>

  唐秋离这才深切的感觉到,为什么日本人投降后,国共双方没等硝烟散尽,就开始了三年的大战,这是注定无法改变的历史结局,自己的目光,还要长远一些,早作打算,把日本战败之后的事情,考虑进来,他自己认为,这是此次陕北之行最大的收获之一。</p>

  随后的两天,唐秋离坐镇延安,督促已经到达西安的物资,尽快运到延安,同时,也给定边经济特区的警备司令部去电报,调运一大批武器装备和物资,无偿赠送给,这批武器装备,要能武装三个旅,其中包含四个炮兵团的全套装备和十个基数的炮弹。</p>

  唐秋离并不想看到,这支让他尊敬的军队,拿着步兵武装,去和日本人拼命,何况,自己的血管里,还流淌着无法剥离的余脉,同时,他用绝密电报,给负责特区全面工作的刘翰章下达命令,立即组织特区所有的经济专家,开始着手研究对辖区的经济控制方案,力争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此事列为绝密。</p>

  他又把此次延安改编的详细经过和结果,电告南京军事委员会和蒋委员长,当然,隐去了和三巨头把酒言欢,深夜长谈这一段,自己还没有傻到这种地步,很快,南京方面回电,对唐副委员长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国府已经收到和签订的所有协议文本,国府方面没有任何异议,可照此执行。</p>

  蒋委员长还特意发来私人电报,对此次延安之行,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唐秋离为本党最出色的谈判专家和自己最信赖的人,唐秋离看着电报,都能想象得到蒋委员长脸上得意的笑容,手下幕僚们额手相庆的场面,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让唐秋离亲手放出了自己未来的对手,只是,谁能笑到最后,还未必可知。</p>

  延安的事情,就算是告一段落,二月二十六日,唐秋离在延安停留三天之后,圆满的结束了各项工作,临行前,高级干部全体出动,在延安城外相送,他们对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