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伸出橄榄枝的苏联人(2)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7:06      字数:3172
��道这位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的厉害,在斯大林面前说话绝对管用,耽误了他的差事,弄死自己就跟碾死个蚂蚁那么简单,他通过国府外交部,查询唐秋离现在的位置。</p>

  还不错,很快就有了答复,唐副委员长目前在山东青岛,于是,战战兢兢地的苏联大使,委托国府外交部,转交给唐秋离一份热情洋溢而又无比谦恭的电报,知道苏联大使发疯似的寻找唐秋离,坐镇陪都的蒋委员长,心里直纳闷儿,苏联人又和唐秋离有什么私下里的交易?</p>

  说心里话,蒋委员长对于唐秋离收复外蒙古地区这件事,忧虑多过欣喜,“养虎为患、羽翼渐丰,”这是他给眼下唐秋离下的定语,单看唐秋离在外蒙古搞的那一套,就可以看出此人的野心,已经有了与自己分庭抗礼的本钱,再加上从苏联人那里弄来的大批装备和战略物资,更是如虎添翼。</p>

  一九三八年初冬的蒋委员长,有了两件很不舒服的心事,一个是实际上的北方之王唐秋离,在不可控制的壮大,另一个就是在华北地区,闷头发展,暗自增肥添膘的八路军部队,根据戴笠的情报,八路军由最初的三个师不过四万多人,已经发展到了将近十余万人,一年多的时间,壮大一倍多,长此下去,还如何的了?</p>

  想想蒋委员长心里就堵得慌,这个唐秋离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任由在自己的地盘上壮大,“娘希匹,就让唐秋离和去打日本人吧,我不能把老本儿折腾光了,”蒋委员长恨恨的想。</p>

  通过军事委员会前敌指挥官南京行营参谋长陈诚,蒋委员长把自己的嫡系部队,逐步调往大西南一带,名义上是轮训休整,实则是保存实力,他也知道,这样大规模调动部队,绝对瞒不过唐秋离安插在行营的几个眼线,索性大张旗鼓的搞。</p>

  只把张治中的部队,留在上海,这是他的钱袋子,舍不得丢掉,其他的中央军部队,系数西调,在青岛的唐秋离,不知道蒋委员长是什么心思,对蒋委员长这样调动部队的用意,却心知肚明,也装作不知道,少了中央军部队,再与日本人开战,还能减少许多麻烦。</p>

  接到国府外交部转来的电报,起初,唐秋离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斯大林的用意,对于远东地区的战事,唐秋离了如指掌,通过独立师在当地的情报网,每天他都会接到,有关战役进驻情况的详细的情报。</p>

  苏联人吃不住劲儿了,想到了自己,想要自己在东北动手,把日本人的兵力拉回来,也奇怪了,刚刚从苏联人的手里弄到大笔的好处,接着又把太平洋舰队弄到手,这次,苏联人有找上门来儿,难道是被自己吃定了?</p>

  “做人不厚道啊!这回,又是一笔大油水的买卖,”唐秋离摇摇头想到,虽然这样想,可下起手来,他绝对不会心软,“给外交部回电,我将于三日后飞抵重庆,与苏联特使会面,”他命令参谋到。</p>

  苏联人火上房,唐秋离不着急,火候还没到,铁木辛哥还能支持几天,这件事拖一拖有好处,再说了,秋泉哥和太平洋舰队,再有一昼夜的时间,就抵达青岛军港,这可是自己第一支舰队,怎么也得搞个大场面,亲自去码头迎接。</p>

  苏联人打唐秋离的主意,蒋委员长忧心唐秋离的势力,日本人也没闲着,日本东京,天皇皇宫内,裕仁天皇看完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的战报,又在大幅的满洲军事地图前流连很久,一边看还不时的嘀咕“要西,大大的好!”</p>

  忽然,身体一晃,脸色惨白,脑门上的汗珠子都下来了,陪侍在一旁的陆军大臣彬山元大将,慌忙扶住天皇的身体,以为陛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