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个人的舞台(2)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7:07      字数:3194
�转厉,隐约有质问的意思,眼中厉芒闪烁,气势逼人,谁能有资格与一直战斗在抗日第一线的唐副委员长,在军事战略上掰手腕子,那是自取其辱,别说这些监察委员们,就是国府那些高级将领们,有几个人一直与日本人厮杀了六年之久?</p>

  “诚然,唐某人可以为一己之虚名,挥军收复东北失地,博得个举国传诵的美名,但是,以后呢?华北独立师拼光了,北方的战局,谁来支撑?所以,唐秋离绝不会为了区区虚名,而逞一时之勇,导致北方无可御敌之兵,做我中华民族之千古罪人,这样的虚名不要也罢,我愿意背负骂名,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唐秋离只在这里说一句,问心无愧!”</p>

  话音以落,余音袅袅,唐秋离目光平和的看着每一个人,偌大的监察院会议室里,静悄悄一片,只有记者手中的镁光灯在不停的闪烁,手中的笔,拼命的书写,记下唐秋离所说的每一句话。</p>

  唐秋离心中暗笑,才发现自己有政治家的潜质,说起谎话来,脸都不红,刚才的一番话,条理清楚,正气凛然,还把自己打扮成为了民族大业,而忍辱负重,甘愿接受误解的人,实际上,如果调集刘铁汉的东指部队,自己的直属兵团,再加上冯继武的娘子关守备兵团,绝对可以顺利收复东北,而且,伤亡不会太大。</p>

  关东军那时候,已经与朱可夫的苏联远东方面军打成一团,根本无力回援东北,就算是最后赶回来,也是遍体鳞伤的疲惫之兵,不足为虑,可那不符合自己长远的战略布局,所以,让日本人在东北多呆一段时间。</p>

  没有说话,没人提出问题,唐秋离可不会放过这个宣传自己的好机会,他接着说道:“各位,不是说东北收复之日遥遥无期,只要我们实力够强,东北可以随时收复,当然,增加华北独立师实力的重任,就要落在各位新闻界朋友身上,希望你们多多宣传,我们部队,是唯一一支始终与倭寇战斗的队伍,欢迎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加入到华北独立师的行列,为中华民族而战斗!“太过分了,把监察院质询的场合,变成了个人演说的讲堂,变成了招兵买马的发布会,偏又是说的理直气壮、义正词严、无懈可击,最先提出质询的老先生,第一个鼓起掌来,他已经被唐秋离彻底折服。</p>

  若不是年事已高,他都有投笔从戎的冲动,接着,暴风雨般的掌声,在监察院大礼堂里,轰然响起,更有些年轻的记者,眼中跳动着热烈的火焰,估计,心里已经有了北上投军的想法,谁要是再在唐秋离不收复东北的问题上纠缠不休,恐怕会成为大家的公敌。</p>

  掌声平息,会议主席问道:“各位监察委员,还有什么问题,要质询唐将军的吗?如果没有,就宣布散会,”主席也比较闹心,他是带着任务来的,而且是最高领袖的意图,可会议的方向,他完全无法掌握。</p>

  再发展下去,不是成了国府出钱、出场地,让唐秋离一个人表演的舞台了吗?要是那个不长眼睛的监察委员,问出题外话,唐秋离再把国府的一些内幕当众抖落出来,他这个主席怕是要当到头了,后果堪忧,死的会很惨。</p>

  可偏有不识相的,一个穿着西装,年纪又五十多岁,带着金丝眼镜的监察委员站起身来,“等等,主席同志,我还有问题,要质询唐将军,”会议主席心里暗暗叫苦,这个人他很熟悉,两人的私交更好,是国民党籍的监察委员,平时就是个不大安分的主儿,和杨永泰、张群等政学系大佬走得很近。</p>

  “请问唐将军,能否就接受日本人十吨黄金,三千套石油开采设备和精密机床,作为不收复东北的先决条件一事,对全体监察委员做一下说明?这是否就意味着,唐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