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八面来风(2)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7:13      字数:3171
��参谋长常风说道:“我们的一些将领,还是没有能够完全体会师指,这次制定的缅甸战役的真正意图,只想打个痛快,看见日军,就忍不住手痒痒,这场战斗之中双方互相消耗,都对我们有利,如果此时插手,不但无意间帮了英国人大忙,还会把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自己身上,这不但与战役的初衷相违背,也得不偿失,我真担心,我们的将领,会这上面吃大亏。”</p>

  唐秋离甘离山脉因图瓦地区,对手下的将领们,不合时宜的求战情绪,表示担忧的时候,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以急疯了的心情,缅北崎岖的山道上,驱车如飞的赶往八莫,他从来没有过这样焦虑和急躁过。</p>

  缅甸和中南半岛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亚历山大也算是个老江湖,可没有过今天这种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联系不上唐秋离,他的内心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恐怕这一次,没有人会伸手去救大英帝国的士兵,唐秋离也不会。</p>

  这个狡猾的中国人,占领密支那,打通了西撤印度的通道,把一个充满危险的希望,送给了自己和几十万英军士兵,剩下的路,就要我们英国人自己走,他却再也不肯伸出手去拉一把,亚历山大内心里,骂了唐秋离几千遍“骗子、恶棍、自私自利的小人”等恶毒的字眼儿。</p>

  但是,他却不得不去求唐秋离,否则,无论是英军璃保大峡谷全军覆没,还是缴械投降,对于亚历山大来说,都是输光了老本儿,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他的下场,就是黯然离去,他却没有想过,如果不是自己始终盘算着,让中国人去替他挡灾,会有今天的结局吗?</p>

  亚历山大知道自己唐秋离心里的分量不够重,临来八莫之前,分别给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发去一封电报,如实甚至夸大了英军目前面临的绝境,希望引起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共同给国民政府施加压力,也就是等同于给唐秋离施加压力。</p>

  上任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管自己现也是焦头烂额,英伦三岛,每天都面临着蝗虫一样的德国人的飞机,对英国各地,凡是有价值的目标,进行不间断的大轰炸,首都伦敦,是重点的轰炸目标,英军的防空力量,几乎丧失殆。</p>

  可丘吉尔绝不会放弃大英帝国亚洲的利益,几十万军队,是日后重返东南亚的本钱,他亲自拟写并以自己的名义,给重庆的蒋委员长,发来一封长长的电报,言辞之热烈,话语之谦恭,堪称以高傲著称的丘吉尔,于其他国家元首交往之中,低下脑袋,绝无仅有的一封电报。</p>

  说起来,英国人本土面临的处境,还是拜唐秋离所赐,德国元首希特勒,接受了唐秋离的建议,把关注欧洲大陆的目光,转而盯上了英伦三岛,集中全部的空军力量,要用炸弹,让英国人屈服,起码也是奄奄一息,对德国以后的战略,构不成影响。</p>

  唐秋离电报里,是如此对德国元首说的,“元首阁下,欧洲大陆,德军以无敌手,而英国本土,得以有大西洋庇护,工业体系未遭到任何损失,具有对德国明显的威胁,而美国绝不会袖手旁观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元首的军事行动,以然触犯了美国人欧洲的利益。”</p>

  “始终意图主导欧洲的美国人,绝不会放任强大的德国,统一欧洲,必然会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英国进行输血,因此,只有英国人投降,或者是德队占领英国本土,欧洲战争才算是完全一德国的胜利结束。”</p>

  不知道希特勒的真实想法,反正是将调往东线,苏德边境的大部分空军力量,悉数集中英吉利海峡一侧,并且,德国本土和被占领国的所有造船厂,都日夜开工,赶造军舰和登陆艇,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