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结束了,纠结的德岗(2)
作者:
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7:13 字数:3184
,垂头丧气的站在他面前,冯继武看着泥人儿一般的少将,无话可说,他就算枪毙了工兵旅长,部队和装备也无法过河,而且,为了强度萨尔温江,工兵旅已经损失了几百人,他没有权力拿战士的生命去冒险。</p>
与马朝阳联系之后,得知马朝阳兵团的境况,与自己差不多,虽然没有波涛汹涌的萨尔温江挡住去路,可连日的暴雨,几米宽的河、溪,成了十几米、几十米宽的波涛汹涌的大河、大江,原来的桥梁,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十几倍以上的时间。</p>
按照马朝阳兵团这样的速度,赶到缅北战场,没有四十几天的时间,根本无法办到,冯继武长叹一声,按照师的组织结构,冯继武还担任着副师长职务,马朝阳兵团归他节制,所以,他给师长唐秋离发来一封电报,说明遇到的困难。师指,我兵团与马朝阳兵团,均受困于中南半岛东部十年不大洪水,我兵团被阻挡在萨尔温江东岸,马朝阳兵团止步于泰北清迈一带,原定两周时间赶到缅北战场的计划,无法实现,因此,我建议师指,根据这种情况,调整战役部署,此外,我建议师指,调运渡江器械,以确保我兵团与马朝阳兵团,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缅北战场,不至于影响师长的整体战役部署。”</p>
唐秋离看完电报,心里很清楚,冯继武遇到的困难,比他在电报里说的还要严重,以冯继武的性格,绝不会轻易的叫苦,一定是各自方法都尝试过了,毫无效果,才会向师指求援,也怪了,缅北一带,多日无雨,大太阳火炉似的,挂在天空,气温闷热得人心里烦躁。</p>
鉴于冯继武兵团和马朝阳兵团,遇到的实际状况,唐秋离给唐秋生发完电报之后,立即给在昆明的师联合勤务司令部司令官张全少将下达一道命令,“张司令官,一周之内,必须筹集供十万部队和所有装备,渡过萨尔温江的渡船,具有事宜,与师运输部队指挥官周玉山协商。”</p>
接到唐秋离的命令,张全的脑袋涨得三个大,要说用车、用人,用枪炮弹药,张全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敞开了供应,可说到船,张全的手里时一艘也没有,再者说了师一直是在北方作战,那玩意儿根本用不上。</p>
没办法,张全一个电话,把在密支那的周玉山调回昆明,两人商量了几乎一夜,把大半儿以上的联勤部军官派出去,到内地去征集船只,上海、武汉等地,更是重点采购区域,用张全的话说,“这是临上轿现扎耳朵眼儿,”不管是采购还是征用,反正把船弄够就算是完成任务。</p>
因为唐秋离这道蛮不讲理的命令师由此而成立了针对亚热带地区作战的工兵部队,为以后的作战了很大的便利,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p>
接着,唐秋离给担任福建沿海警备任务的李洪刚第二十九兵团,下达了紧急调入缅北的命令,“第二十九兵团,接到命令之后,将闽桂两地的防务,移交给广东省警备司令部,你部立即入缅,集结地为缅北密支那。”</p>
李洪刚的第二十九兵团,实际上,是唐秋离留在南方以及东南亚一带的战略预备队,现在,因为特殊情况,他不得不提前把预备队用上,如此一来师在国内南方的主要几个作战兵团,悉数调到境外。</p>
国境内的兵力,只有驻守淞沪及杭州湾一带的姜雁鸣兵团,相比于南方广阔的区域来说,兵力相当的空虚,至于是否引起国内各地方实力派的蠢蠢欲动之心,以及蒋委员长能否借机在背后下黑手,这一切,还是个未知数。</p>
所有的部署调整,都是在大半夜时间之内完成的,唐秋离心里的压力,略微减轻一些,第二十九兵团赶到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