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伊藤的三不准(2)
作者:
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7:14 字数:3169
lt;/p>
日本东京皇宫里,上演的这一出闹剧,远在缅北乌滨的唐秋离,当然不会知道,鉴于缅北战事师以寡济击众,大获全胜而告终,先前,急令加入缅北战场的冯继武兵团和马朝阳兵团,能否赶到缅北战场,就显得不十分重要了。</p>
据此,唐秋离命令,“娘子关守备兵团、东南机动兵团所部,渡过萨尔温江,已经不是当务之急,两兵团可徐渡之,渡江之后,可沿着垒固、东枝、曼德勒、璃保一线展开,缓步往缅甸中部地区推进,逐步对伊藤所部日军,形成压迫之势。”</p>
接到师指命令的冯继武,大为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就目前中南半岛东部的洪水,两个兵团十一个旅的部队,再有十天半个月的,也无法全部渡江,后勤部费劲九牛二虎之力,采购的渡江船只,陆续到位,可是,需要渡江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太多,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渡完的。</p>
尤其是马朝阳兵团,还被困在泰北的清迈一带,师指的这道命令,无疑给焦虑万分的冯继武和马朝阳,送来了一副宽心丸,同时,也为没有赶上缅北乌滨的那场大战,而十分的遗憾,冯继武一琢磨,“徐渡之,”那是不着急啊。</p>
他给师指去了一封电报,针对部队在中南半岛亚热带地区,大规模调动所遇到的新问题,提出,“本兵团,拟利用现有的渡船、舟桥等装备,加大渡江、河等方面的训练,尤其是解决机械化部队,在亚热带地区行军遇到的问题,同时,提高工兵部队,在亚热带地理环境下,应付突发情况的能力,此外,马朝阳兵团,也可进行类似的训练。”</p>
唐秋离大喜,其实,部队入缅甸作战以来,从密支那战役开始,唐秋离就意识到,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师入缅部队,在中南半岛亚热带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如何能提高快速机动能力的问题,只不过,当时战况紧张,伊藤主力日军咄咄逼人,还没有多余的精力来仔细考虑这个问题。</p>
现在,冯继武先提出来了,正合了他的心意,马上回电照准,同时,给师联合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官张全少将下达命令,“在八月底之前,给各兵团至少装备一个工兵旅的,适合亚热带地区作战的全套装备,必要时,可从国外采购。”</p>
接到唐秋离命令的张全,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挥舞着电报,对副手周玉山说道:“玉山,你说,师长这不是要了咱们的命吗?刚刚头拱地,才把船只弄完一大半儿,又来要工兵的装备,你说,让咱们去哪弄,一个多月的时间,五个工兵旅的装备,再说了,那得花多少钱那?”</p>
周玉山也直吧嗒嘴儿,师长这任务,也太急了点儿,联合后方勤务司令部的正副司令官,在哪愁眉苦脸,绞尽脑汁的想办法,跟着周玉山一起,到勤务司令部办事儿,周玉山的参谋长,原直属兵团第一旅旅长刘弘章,支愣着着耳朵,听两位司令官的满肚子苦水。</p>
他的心思,可没在这上面,“怎么?部队要装备这么多的工兵器械,那是为打大仗准备的,缅甸这地方,江河多,这是要大规模调动部队啊,不行,一定要找机会,央求师长,还回老部队,”刘弘章的心里,就跟长草似的,早就飞到炮火连天的战场。</p>
缅甸的战局,暂时就这样僵持着,日军守住璃保大峡谷师部队,在抹谷一线布防,看似对峙,谁也奈何不了谁,可身在战局的伊藤心里很清楚,这是个脆弱的如同蛋壳的平衡,只要唐秋离愿意,随时都会把成千上万的炮弹,倾泻在自己部队的头上。</p>
大本营已经回电,他提出的补充要求,全部满足,并且还特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