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印缅边境之战(上)(2)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7:20      字数:3194
br />
  当几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开始动手的时候,亚历山大又改变了主意,说道:“挖出来,放到我的车子里,我要将这块界碑,亲手埋在马来半岛的新加坡城,就让这无声的界碑,跟随我重返东南亚的征战脚步吧!”</p>

  亚历山大转身,对几个高级参谋军官说道:“传达我的命令,前卫部队,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胡康河谷,这里糟糕的地形条件,让我的心情十分糟糕,想起了很多不愉快的往事,还有,命令前卫部队,如果与中队遭遇,不要请示,立即开枪,以消灭中国人为唯一目的!”</p>

  说这些话的时候,亚历山大淡蓝色的眼睛里,冒出寒光,阿尔斯通靠近他,小声的问道:“将军阁下,关于我们与唐秋离签署的那个条约,已经为世界所熟知,我们这一次越过边境,大举进攻中队,是不是有主动挑起战争的嫌疑呢?”</p>

  阿尔斯通的问话,还是很委婉的,也很有技巧,按照英国人现在的做法,就是公然撕毁条约,侵犯他国领土的侵略行为,因为一旦和中队交战,这个条约,无法避免的会被提起来,他需要亚历山大将军的态度,以便自己根据这个原则,来拟写稿件。</p>

  即便是这样,亚历山大也非常的不舒服,更不愿意听,他不悦的看了阿尔斯通一眼,拿腔作调的说道:“亲爱的阿尔斯通,我之所以只批准你一个人,担任我的随军记者,就是看中你聪明的头脑,能全程的报道,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再一次踏上东南亚土地的伟大壮举,可是你的这个问题却很愚蠢。”</p>

  阿尔斯通一呆,他没有想到,就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却惹得这位总司令官,非常的不高兴,问题出在哪里?这个聪明的人,此刻却一头雾水。</p>

  看着阿尔斯通一脸的呆滞,亚历山大很满意自己这番话的效果,以教训晚辈的口气,接着说道:“亲爱的阿尔斯通,你要永远记住一点,所谓的条约和条约所包涵的内容,是由胜利者来拟定的,这是胜利者的特权。”</p>

  “当初,签署这个条约,是我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才在中国人占有上风的情况下,签署的,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我有义务更有责任将它撕毁,不要相信什么条约,更不要因为你的想法,而影响了客观、公正的报道,明白了吗?”</p>

  阿尔斯通当然不明白,按照将军说法,只有胜利的一方,才有权利签署条约,这是什么狗屁逻辑,对于失败的一方来说,这还是条约吗?干脆就叫投降书得了,不明白他也不敢再往下追问,惹恼了这个风头正盛的将军,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他只能一脑袋浆糊,一脸受教的洗耳恭听。</p>

  四月二十三日凌晨,对于在胡康河谷地区生活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天气,依然是浓重的大雾,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将亚热带地区,四月的气候特征,尽显无疑,大雾要到上午九点多种,才会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的散去。</p>

  当然,这是在不下雨的天气里,才能看到阳光,如果是一连几天的阴雨连绵,大雾搅在连绵不断的雨丝之中,让人的呼吸都凝滞起来,一张嘴,似乎在水里一样,憋闷的很,对面几米就看不见人,连人的精神,都似乎湿漉漉的不清爽。</p>

  在这样一个浓雾夹杂着雨丝的天气里,缅北边境警备区第三守备队,第59号哨所的哨长齐亚军中尉,照例是第一个起床的人,伸个懒腰,看着窗外遮天盖地的大雾,打在窗户上的雨滴,齐亚军苦笑一下,已经连着三天,都是这样糟糕的天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