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战俘问题(下)(2)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7:22      字数:3163
��入我们的手里,另一半的自然资源,大部分必须拿到手。”</p>

  “断了英国人的海外收益,光靠美国人输血,能支撑多久,而且,美国人为了自己在欧洲大陆的利益,不让德国人独霸欧洲,在英国失去其他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必然会加大援助的力度,从这方面来说,英国战场,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也会拖累美国人。”</p>

  “我们得到了现实的利益,英国人奄奄一息,美国人拼命的付出,无法顾及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欧洲之战,一两年之内,无法结束,如此一箭三雕,岂不是更好吗?”</p>

  赵玉和只有叹为观止,就简单的一个战俘问题,在师长的脑子里,能弄出这么多的手段,除了佩服,还有深深的敬畏,他发现,自己有些跟不上师长的思维了。</p>

  五月二十七日下午,英国伦敦,刚刚解除了防空警报,伦敦的街头,还是一片狼藉,首相丘吉尔的地下办公室,丘吉尔看着来自印度的电报,脸色木然。</p>

  几个秘书和助理,还有几名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高级军官,都大气儿不敢出,静静的看着日渐憔悴的首相阁下,虽然不知道,刚才秘书送进来的电报,内容是什么,可首相脸上,一闪即没的痛苦,还是被这些人捕捉到了。</p>

  中国人唐秋离,在南亚次大陆上的一连串重拳,已经使丘吉尔感觉不出痛苦来,他是个老练的政客,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节点,民心和士气,是英国能支撑到今天的重要原因,如果拒绝唐秋离的无耻要求,后果什么,丘吉尔不谁都清楚。</p>

  几十万战俘,其中,还有几名重量级的将军,如果唐秋离刻意做文章,这件事儿想不闹大都不行,大英帝国的优秀子弟,在海外为帝国的利益浴血奋战而不幸被俘,政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拒绝让他们回归祖国,国内的民众,寒心之余,他自己这个首相,也会成为千夫所指!</p>

  民心也会因此而分崩离析,大英帝国轰然倒塌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丘吉尔承担不起国破家亡的后果,正如唐秋离所预料的那样,丘吉尔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p>

  他不得不答应,唐秋离这种裸的敲诈行为,而且,还不敢再世界面前,公布唐秋离的所作所为,那样的话,丢脸的只有英国人,对民众的心理打击,也是极为严重的。</p>

  打掉牙,和着血往肚里咽,应该就是此时丘吉尔内心感觉的真实写照,他甚至想到,“那个魔鬼一样的中国人,比在自己家门口大打出手的疯子德国人希特勒更可恨,德国人谁明火执仗,中国人唐秋离是乘人之危。”</p>

  丘吉尔恨恨的在给谈判代表团的回电上,写下这样几行字,“答应那个卑鄙无耻的中国人的所有要求,尽快结束印度大陆上的战争,接收战俘之后,马上重新编组武装,二分之一的英国籍士兵,开回国内,其余的,留下印度,组建新的作战部队,还有,将亚历山大押送回伦敦,驻印军司令官,由亚当斯担任。”</p>

  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与中国人唐秋离的战争,彻底失败了,败得很惨,丢掉了中南半岛,丢掉了印度大陆的一半儿土地,还有让出自然资源,而这一切,都要对国内的民众,有个交代。</p>

  亚历山大不可避免的,将要成为替罪羊,也只要这个悲剧性的人物,才够分量,他的脑袋,是丘吉尔平息国内舆论的工具。</p>

  在亚历山大先是丢了中南半岛,后是兵败缅北的时候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丘吉尔对亚历山大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