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七十九章 外蒙古野战兵团的反击(2)
作者:
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7:35 字数:3169
��对苏军第三十七集团军的进攻,已经到了步兵突击的阶段。</p>
一个小时的炮火急袭,读力师八个炮兵旅,数千门大口径榴弹炮,将十余万发炮弹,倾泻到了苏军阵地上,炮火的密集和凶猛程度,就连久经战阵的苏军第三十七集团军军官们,也都震撼得目瞪口呆、心旌摇动。</p>
已经预计到了,读力师肯定会沉重方面军主力部队,撤出战场的机会,扑上来咬一口,苏军第三十七集团军从上到下,都做好了恶战的准备,留下担任后卫,掩护方面军主力部队撤离,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的任务,被读力师部队纠缠住,走不掉的可能姓很大,要是其他方向的读力师部队,围拢过来,第三十七集团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p>
但是,在苏军外蒙古方面军的序列里,经历过苏芬、苏波战场考验的第三十七集团军,都称得上是最精锐的部队,当然有自己的傲气,以十六七万兵力,配属一个坦克军七百多辆坦克,装备精良,即便是打不赢,想走,中国人还没有能力留住,靠近库伦之后,与第三十五集团军,互为犄角,中国人也没奈何!</p>
因此第三十七集团军司令员希波里夫中将,给各个部队行动的命令是,“击退所有敢于来犯之敌,并给敌人以最大的杀伤,坚守阵地十二个小时!”在他看来,守到明天上午九点多钟,完全没有问题,完成后卫阻击任务之后,根据战场实际情况,想打想走都可以,方面军主力顺利脱离战场,第三十七集团军没有什么压力!</p>
至于此前,在米努辛斯克被读力师部队合围,而全军覆没的第四十三集团军,只能说自己倒霉,运气不好,孤军突出,中了唐秋离的圈套,希波里夫中将却不担心这一点,自己的背后,有第三十五集团军,面对面的硬仗,中国人还没有吃下自己的胃口。</p>
苏军第三十七集团军十余万兵力,在面向塞音山达方向,构筑了两道防御阵地,绵延数十公里,将追击方面军主力撤离方向的通道,全部堵住,读力师部队若想趁机反咬一口,就必须打破第三十七集团军的两道阻击线。</p>
读力师外蒙古野战兵团的进攻部署,是以巴特尔的装甲兵部队,两个坦克旅为先导,在正面战场上,分为两个主要突击方向,在两个突击方向上,兵团司令官孙振邦少将,各投入了三个旅五万余人的兵力,这只是外蒙古野战兵团总兵力的二分之一左右。</p>
孙振邦打仗的风格,深受师长唐秋离的影响,最忌讳一线平推,他也理解,师长将塞音山达北部战场,交给自己和巴特尔全权指挥,师指不干涉的含义,因此,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孙振邦就拿定了主意,不打则已,若打,就必须是全歼,打个开门红!</p>
孙振邦将自己的想法,和巴特尔一谈,巴特尔完全没有意见,两个指挥官的意见一致,战役计划很快就落到实处,用二分之一的兵力,用于正面突击,另外的一半儿兵力六个步兵旅,分为左右两路,分别向苏军第三十七集团军两翼迂回包抄,正面进攻的部队,多使用炮火,保持进攻节奏,不给苏军以过大的压力。</p>
孙振邦和巴特尔,有他们自己的盘算,正面进攻过于猛烈,压力太大,支持不住的苏军就会退走,计划好的包围战,就会打成追击战,歼敌效果,大打折扣,充分发挥炮火的威力,一方面为了大量杀伤苏军的有生力量,主要的一点,就是为了拖住苏军,为两翼迂回包抄的部队,争取足够的时间。</p>
铺天盖地的炮火,掀翻了苏军第三十七集团军的前沿阵地,将苏军士兵,匆忙构筑的简陋工事,笼罩在一片硝烟和火海之中,从来没有想到过,中国人会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