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二十六章 国民党中常委会议(2)
作者:柳外花如锦      更新:2022-10-10 17:50      字数:3174
当个干领薪水、没啥事儿做的资政。</p>

  当一方土皇帝习惯了的阎锡山,自然是不甘寂寞,多方钻营,以求东山再起,现在,随着东北收复,他看到了机会,但阎锡山也知道,如今的自己,就跟过了气的名ji似的,人老珠黄,没有本钱了,于是,为了搭上顺风车,便跟陈立夫和何应钦搅合到了一起。</p>

  至于何应钦,眼下的处境,不比阎锡山好到哪去儿,这几年也是闲得心慌,自打西安事变之后,因为自己跳的太欢,阴谋败露,便被打入了冷宫,如果不是蒋委员长念在当年,东渡日本求学几年的同窗之谊,恐连中常委的位置都保不住。</p>

  说起来,何应钦沦落到今天的地步,都是拜唐秋离所赐,因此,何应钦对唐秋离是恨之入骨,既有坏了自己大事的仇恨,又有杀侄的血债,还有屡次斗法,均败在唐秋离手中的屈辱。</p>

  在几个人里面,陈立夫无疑是领袖级的人物,手握国民党党务大权,位高权重,又有中统局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生杀予夺的特务机关,在蒋委员长面前的宠信,荣宠不衰,是国民政府和国民党里,炙手可热的几个实权人物之一,因此,不管是阎锡山还是何应钦,都唯陈立夫的马首是瞻。</p>

  这其中,还有区别,阎锡山是想利用陈立夫的势力,同谋东山再起,这一次东北光复之后,老奸巨猾的阎锡山,看到了希望,而陈立夫和何应钦,则是对唐秋离恨之入骨,只要是破坏唐秋离的好事儿,让他不舒服的事儿,都不惜余力的去做,东北接收大员的头衔儿,志在必得!</p>

  “百川兄、敬之兄,对于光复之后的东北,国民政府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接收,两位有什么高见啊?”陈立夫点燃一支香烟,惬意的深吸一口,吐出淡蓝色的烟雾,貌似很随意的问两个人道。</p>

  阎锡山可是个老奸巨猾的角色,慢条斯理的说道:“陈部长,国民政府接收东北的方式,完全取决于蒋委员长,我等岂能妄加猜测?但归结起来,无非以下方式,派出心腹大员,主持接收东北大局,亦或是做个顺水人情,委托那位年轻气盛的唐副委员长,全权负责接收东北的一应事宜,如果要我看的话,恐怕后者的可能性居大啊!”</p>

  怎么听,阎锡山的话都有些煽风点火的意思,陈立夫淡然一笑,未置可否,但何应钦却压不住火气了,“如果真如百川兄所料的那样,我等岂能坐视不理?东北乃国民政府之东北,非他唐秋离一人之东北,倘若蒋委员长私相授之,为国民政府计,为天下苍生计,不至于出现分裂民国的势力,我何应钦必会痛陈厉害,据理力争,虽身遭不测,也在所不惜!”</p>

  原本,何应钦不是个粗鲁莽直、点火就着的角色,否则,也不会在派系林立、尔虞我诈的国民政府内部,坐到差不多第二号的位置,只不过,也许是神经过敏,凡是涉及到唐秋离的事情,只要是听到,就会火冒三丈,失去理智,这一点儿,连何应钦自己,都感到恼火,但却控制不住!</p>

  两个人都发表完自己的见解,便把目光看向显得高深莫测的陈立夫,不管两个人怎么发牢骚也好,最终拿主意的,还是这位风度翩翩、貌似书生的陈部长,谁让人家位高权重呢,可不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的阎、何两人可比的!</p>

  “我赞同百川兄的见解,决定权在蒋委员长的手里,当然,如果真的把接收东北的大权,拱手相让给唐秋离,我也会与敬之兄一起,在委员长面前,据理力争的!”陈立夫的话,等于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p>

  实则,陈立夫的内心里,对从唐秋离的手里,抢过来接收�